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贵州思南戒毒所因公牺牲民警王思友:最后的坚守

2013年03月07日 11:1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贵州思南戒毒所因公牺牲民警王思友:最后的坚守
图为同事和朋友悼念王思友。 志远 佐斌 摄

  中新网贵阳3月7日电 题:贵州思南民警王思友:最后的坚守

  作者 志远 佐斌

  3月的贵州思南县,终于在雾霭中露出了一些阳光。

  县城里除了身肩工作任务的警员,几乎所有人都集合起来,送别战友。送别一位叫王思友的同事。

  农历2013年元宵佳节,正当人们沉浸在节日的喜庆中的时候,他却带病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守护着戒毒所的平安。14小时的最后坚守,王思友带着执着、带着遗憾永远地离开了他热爱的公安事业、离开了他挚爱的亲人……

  “明天还要开会……”

  2013年2月23日17时,王思友满头大汗地步行到思南县戒毒所,因为他和同事杨秀彪一起要承担大夜班的值班任务,同时要代替请假同事值守早班。18时20分,要强的王思友和往常一样在戒毒所的各个角落检查着、记录着,咋一看和平日里没有两样。同事杨秀彪回忆说,老王走路有些摇晃,说话带喘、脸色灰暗。

  19时左右,检查完所有角落的王思友摇晃着脑袋无力地蜷缩在值班室的沙发上,杨秀彪从小卖部买来营养快线,执意要他喝下。500毫升的营养快线王思友足足喝了2个小时……

  第二天一早,老王的儿子王余破天荒接到父亲的电话让其接他回家,刚到家门口的老王发现自己“脚软走不动路”。儿子急忙和母亲将老王送往医院,可是老王却固执地不停地唠叨着:“大医院太贵,就在小诊所治疗。”

  晚上,在诊所治疗的王思友病情进一步恶化,邻居告诉记者:“当时脸都没有血色,惨白惨白。”家人执意要送他到医院治疗,可老王却说“明天还要开会”,就是不肯请假去医院。最好还是所长“命令”他去医院,在赶往医院的路上王思友一直不停地唠叨着,语无伦次的老王唯一让人听得明白的就是“明天还要开会!”而这竟成了他最后的遗言。

  22时许,被送进县人民医院抢救的王思友在元宵之夜再也没有醒来,医院诊断为脑梗阻。2月25日14时05分,经抢救无效与世长辞,年仅48岁。

  踏着父辈的足迹“坚守”一线

  1980年10月,对于16岁的王思友来说是一个不平常的日子,他接过父亲的班成为一名人民警察。从此开始了他在刑侦队、看守所、派出所、戒毒所一线工作岗位的30余年的“坚守”历程。

  19岁的王思友调到看守所工作,当时正处于思南县公安局各项工作百废待兴的时期。几间破旧的房子,再加上一圈围墙就成了看守所的全部。为了确保看守所的安全,王思友和同事都时刻紧绷神经,害怕出丁点纰漏。

  夜班轮休时,哪怕听到一丁点响声都会被惊醒;有时明知监室门已经锁好,但仍放心不下,会经常折返检查几次。长期处于高压力、高风险的岗位工作上,让王思友养成了“细心再细心、检查再检查、记录再记录”的工作作风,促成了他28年监所工作“零过错、零违纪、零失误”的骄人纪录。“监管场所民警做不出惊天动地的大事很正常,但是,几十年没有任何过错实在太难!”思南县公安局政委邱树涛感叹地说。

  “抠门”的老王和“慷慨”的王管教

  一个84岁高龄的母亲、一个患有间歇性癫痫病的妻子、两个还没有固定工作的儿子,一家五口至今仍然挤在50多平米、有着10多年历史的单位集资房里。这就是王思文的家,一个连八万元廉租房费用也交不起、每月仅靠他4000多元工资艰难支撑的家。

  为了维持家庭的正常运转,支付妻子不菲的医药费,“省钱”是老王想到的最好路子,“抠门”成了他持家的法宝:不下饭馆、不坐的士、不进公园。妻子余桂福说:“他从来都不舍得给自己买衣服,天天穿警服,最贵的皮鞋也不超过50元钱。”为了省钱老王还将全家人所有的手机绑定为每月只需要花五元钱的亲情号码。

  但是面对戒毒病员,王思友却十分“大方”。戒毒病员往往和自己的家人难以沟通,与病员谈心找他们的家人交流成为老王每周必做的工作,自然他的手机也就成为戒毒病员与家人联系的桥梁。按14人每人每周一次15分钟的通话量计算,老王每月就倒贴168元话费。但是,同事们都说:每次看到老王接过病员们手中微微发烫的手机,他脸上总是笑着。

  33岁的熊某被送到戒毒所接受戒毒后,家里人觉得丢人没有面子,从不到戒毒所探望,妻子也和他闹离婚。王思友知道后,多次上门做熊某家人的工作,最终做通了熊某亲人的思想工作。熊某说:“现在,父母和妻子都经常来看我,每个星期我还给他们打一次电话。我很感谢老王,忽然觉得生活有了奔头。”

  “我无法相信王管教就这样走了,因为他昨天晚上还借手机给我和家人联系;我更不敢想象没有他日子,今后我怎么过。”戒毒病员蒲某激动地说。王管教走了,戒毒所的戒毒病员哭了,他们自发捐款,并委托亲人为王管教买花圈、香烛,希望以此寄托失去“亲人”的哀思。

  王思友走了,他走得是那么干净,没有带走一点荣誉和光环;他走得是那么严谨,在28年的监管工作中保持着“零过错、零违纪、零失误”的骄人纪录……(完)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