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假司长“考察调研”,地方政府没损失?

2013年03月16日 05:44 来源:新京报 参与互动(0)

  ■ 来论

  人员、车辆、仪式、招待等成本,难道不是损失?

  近日,国务院研究室致函云南省办公厅,表示研究室没有“多次在云南调研的国务院研究室司长赵锡永”,此事引起社会关注。记者15日就此事致电云南曾接待过赵锡永的单位和政府机构,均称并未遭受任何损失。

  一个冒牌的司长,多次“光临”多地政府和机构,一些地方政府对其礼遇有加,远接近送,甚至还被聘为“政府顾问”,而这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地方政府“经济顾问”,还多次在政府举办的大会小会上作报告,指导工作,透露“国务院正式批复”……玩得不可谓不过头,地方政府却说“未遭受任何损失”,果真如此吗?

  赵锡永在其诈骗过程中,有无暗地收受好处,我们不得而知。但说到“损失”,除此之外,还应包括其他。

  其一,地方政府接待一位“国务院研究室官员”,难道不要动用一定的行政资源?不管是人员、车辆、仪式、会议以及招待吃住等,无不涉及行政成本。如果这些成本在地方官员眼里都不算什么,甚至可以忽略不计,那只能说某些地方官员拿政府资源太不当回事,行政成本意识太淡薄。

  其二,地方政府把骗子奉为座上宾,徒留笑柄,这种给政府公信力造成的伤害,难道不是一种损失?借此事件,我不得不怀疑,政府形象、政治声誉在某些官员眼里分量几何?

  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是:地方政府要不要在此事上吸取教训?而如果承认有教训,就不能不承认有过失和损失,就要反思、检讨,乃至应该向民众检讨,这才是现代政府和官员应有的素养与责任。官员只有学会和习惯了担当,而不是逢事都忙着开脱、卸责,甚至装糊涂,才能赢得民众的信赖。

  地方政府及官员和假司长上演一出又一出与“钦差大臣”差不多的闹剧,形象上已经不堪,真相大白之后却又千方百计淡化,这难道不是自欺欺人吗?

  □马涤明(职员)

【编辑:吉翔】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