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殡葬形式从入土走向多元 海葬等生态葬受认可

2013年03月29日 09:39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中国殡葬形式从“入土”走向多元

  清明节前夕,在江苏南京功德园思园内的桂花树前,30岁的南京市民吴女士和家人正在点燃纸币祭奠父亲。“今年我们又来看您了,您的栖息地并没有墓碑,我们只能凭借记忆,在您下葬的方位为您祭扫。”吴女士说。

  吴女士介绍,父亲的骨灰早已和大地融在一起,这一切都是在遵从父亲的遗愿,选择生态葬是他们家的共识,她的外公和外婆选择了江葬。

  在中国,随着殡葬改革及环保观念的逐渐深入,雨花石葬、壁葬、花园葬、江葬、海葬等生态葬的形式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

  “今年清明节之后,山东省济南市殡葬协会将组织市民赴青岛参加集体海葬活动,这还是我们第一次统一组织这样的活动。”山东省济南市殡仪馆副馆长任军民说,市民们报名的踊跃程度远超预期。今后将于每年四月中下旬组织一次海葬活动,视情增加海葬次数。

  近日,记者来到南京雨花台功德园,除了已故的先烈,近300亩的土地上还安葬了七万多名已逝的南京市民。功德园的工作人员胡静介绍,政府殡葬改革不断深入和社会各界呼吁生态葬的力度不断加强,不少市民的观念逐渐更新,就功德园而言,生态葬的人群达一万三千多人,且每年以20%的速度增长。

  在苏州,今年海葬的报名人数已经达到了31人,几乎是去年的3倍;在浙江嘉兴,每年海葬人数都在增长,截至目前已有118位逝者的骨灰撒入大海。为了更好地支持海葬政策,苏州市区居民选择海葬的人可获政府2000元补贴,浙江绍兴本地户口居民选择海葬可获得5000元补贴。

  “因为积极宣扬新的殡葬理念,南京市实施江葬的人数从以往的120余人,增加到去年的140余人。”南京市民政局宣教科科长黄隽说。

  黄隽同时表示,就整个南京市而言,接受生态葬的人数还是偏低,每年只占到了死亡人口的10%,除个别墓园,增长幅度并不大。

  记者了解到,虽然不少城市通过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积极推动各地为参加生态葬群众提供经济补贴,但选择的人依然不多。

  “这反映出推广生态葬依然在艰难中前行。”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殡葬系副教授孙树仁认为,传统的“入土为安”的观念很难改变,厚葬的观念在很多百姓心中根深蒂固。

  业内人士认为,推行生态葬是大势所趋,但需要更多领导干部、公共人物及学者做出示范效应,同时需要不断提升殡葬服务水平。

  “殡葬服务还应该逐步纳入社会基本公共服务。”孙树仁认为,沿海发达地区地方政府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已经开始这样的社会实践值得推广,尤其是人口密集土地紧张的地区,老百姓有这样的需求,生态葬也会成为必然趋势,政府将生态葬纳入民生工程,从而实现“死有所葬”。

  “生态葬也可以很美,殡葬服务水平应不断提高,把墓园建成公园,美化墓园的环境。同时开发墓园的文化意义,使其成为生命教育基地。”黄隽说。(采写记者:秦华江、杨慧、朱国亮、杨绍功、高洁、李放、娄辰)

【编辑:肖媛媛】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