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玉树灾后重建:电力“天路”上的“马帮”兄弟

2013年04月13日 14:4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社玉树4月13日电 题:玉树灾后重建:电力“天路”上的“马帮”兄弟

  作者 胡钟艺 友军

  峭壁上,一队“马帮”正艰难跋涉,骡马上驮着一捆捆电缆,山风呼啸,人被吹得摇摇晃晃,骡马也被吹得四腿打颤。

  这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输变电工程——被誉为新电力“天路”的青海玉树与青海主电网330千伏联网工程的施工现场。记者12日下午跟随这队“马帮”运货上山。

  “马帮”是民间对赶马人及其骡马队的称呼,它是中国西南、西北地区特有的一种古老交通运输方式。阿乌保长的“马帮”共7人,14匹骡马,他们是来自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彝族人。为了玉树灾后重建,他们被“请”到了青藏高原。

  这里的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空气含氧量只有平原上的一半,而紫外线强度却是平原上的10倍,年平均气温在零摄氏度以下。

  人呼吸困难,骡马也是喘个不停。“马帮”所有人皮肤黝黑、口唇发紫、满身尘土。

  没有路,只有“马帮”走过的深深浅浅的足迹。从山脚到山顶,直线距离不过五六百米,但却走了近一个小时。与其说是走到山顶,不如说是爬到山顶,口喘粗气,几欲瘫倒,猛烈的山风吹得记者“泪流满面”。

  “你可要加强锻炼哟!我们家的娃儿可都比你能爬哦!”“马帮’头儿阿乌保长打趣记者说。他16岁的小儿子阿乌建华是这支“马帮”里最年轻的队员。

  “有时候大家真的快吃不消了,实在是太辛苦了,从来没有干过这么苦的活,好几次都想带着大家回去了!”阿乌保长说,“虽然这么想,可还是没走,想想我们干的事也是为玉树的藏族同胞帮忙,就怎么也迈不动腿了。”

  “没有这些‘马帮’兄弟,这工程6月份是无论如何也完不了工的!春节他们回了老家,还担心他们不会来了,没想到,3月1日一开工,他们便准时出现在项目部。”“马帮”所在项目部负责人马洪涛有些激动。

  来自国家电网青海电力公司的马洪涛介绍说,玉树是青海省内仅剩的国家电网未覆盖地区,各县都靠小水电供电,全州100千瓦以上水电站也仅13座,缺电问题严重。玉树地震(2010年4月14日发生7.1级地震)造成局域电网严重损毁,电力供应雪上加霜。目前,玉树仍有31个乡镇、265个行政村、156个自然村共20多万人口尚未通电。

  2012年6月,总投资24.69亿元人民币的玉树联网工程作为国家玉树地震灾后重建重点项目开工建设。目前工程已经接近尾声,预计6月将全部完工并实现通电。

  马洪涛说,“从西宁到玉树全线803公里,其中大部分线路穿越冻土、沼泽,还要翻越海拔近5000米的巴颜喀拉山口,根本没有路,材料运输是最大的难题。不要说动用车辆,就连人走路都困难,很多山梁都是“刀片”,两边都是悬崖,人爬上去都很危险,更别提运输材料了。”

  “后来,我们从云南、贵州、四川请来了这群‘马帮’兄弟,他们用骡马“蚂蚁搬家”式地一点一点地运,最多的时候全线有‘马帮’20多个近300人,骡马差不多400多匹,他们可是帮了大忙!”

  “为了这个工程这帮兄弟可没少吃苦,看看他们的脸、他们的手,全是口子!”马洪涛说。

  听到这,阿乌保长几个人下意识地将手缩进了衣兜里。

  “没啥,我们的骡马也是经常受伤呢!”阿乌保长抚摸着马背说。

  记者看到,好几匹骡子的背部都被木头架子磨破了皮。阿乌保长说,山太陡了,休息时他们会给骡子治伤。

  “马帮”在山顶卸下电缆,没有休息,便赶着骡马下山了。

  当记者连滚带爬下到山脚下,“马帮”驮着电缆又出发了,山间铃铛声不绝于耳……(完)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