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相亲会上父母活跃成"风景" 子女多观望不愿抱期待

2013年04月16日 14:04 来源:北方网 参与互动(0)

  河西区金海湾社区近日举办的一场相亲大会上,满场竟是银发一族、人头攒动。记者在与主办方反复确认后依然很难相信,这确实是一场为单身青年举行的相亲会!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随着时代发展,大龄未婚青年逐年增多,子女“按时”婚嫁几乎成为剩男剩女家长们的一种奢望。为了帮助子女早日完成终身大事,父母们再也按捺不住。“父母相亲团”亲自出马怀揣照片代为相亲,举着子女照片简历的父母们一脸焦虑:子女不急父母急!

  “父母相亲团”在中心公园、南开公园、河西区金海湾社区红娘站等地非常活跃。来自天津市内六区、环城四区、滨海新区以及区县的父母都会聚集在这些地方,为的就是能为孩子物色“可心人”。父母遇到自己较为心仪的对象后,就会相互交换子女手机号、QQ、微博、微信等,通过网络和手机让他们有初步的了解,再由孩子们决定是否见面,继而进一步的发展。替子女找对象的家长,将这种亲自参与的征婚方式称作“互助征婚”。

  大龄未婚

  父母压力很大

  “我儿子的终身大事可把我们老两口愁坏了,今年都32岁了,平时工作忙,性格内向,又没谈过恋爱,到现在还是单身。眼看着同龄的老伙伴们都抱上了孙子,我和老伴儿心里急啊,只要听说哪有相亲会,我们俩就去看看,心里想着,总会碰到合适的,从去年开始,这就成了我们俩的主要任务了。”记者在金海湾社区的鹊桥会上见到了这对专门从大港赶来的老夫妇。

  记者在现场发现,有些家长是为在外地工作的子女来征婚的。张大爷的儿子在上海工作,可为何会在天津的相亲会为儿子物色人选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老人说道,“我就一个儿子,在上海,人生地不熟的,社交圈又窄,而且我和老伴儿也不想让他长期留在上海,如果天津有合适的媳妇人选,他也就回来工作了。这些未婚的孩子们不着急,不在乎,可是我们上了年纪的人可真是等不起啊!”

  记者对现场十多位来相亲的家长进行了调查采访,这些替孩子相亲的家长多是因以下三个原因:一是孩子工作忙,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谈恋爱;二是孩子身处异乡,交际范围狭窄,与异性交往的机会较少;三是孩子过于单纯,或感情受过伤害,父母担心上当受骗。基于上述原因,家有“剩男”“剩女”的父母在孩子择偶上表示很有压力,必须慎重行事。

  互助征婚

  贵在信息真实

  赵大爷的儿子今年37岁了,硕士毕业后就去美国留学了,学业完成后,又一直忙工作,而且也不想搞异国恋,至今仍然单身。这可愁坏了赵大爷,后来听邻居说中心公园每周都有人在那相亲,便也加入了“父母相亲团”队伍中。“我都70多岁了,见过的人总比儿子多,亲自来帮儿子把把关,没准明年儿媳妇就进家门了。而且这里都是父母替子女来征婚的,这样的孩子都踏实。”赵大爷将自己参加相亲大会的感触告诉记者。

  这种“互助征婚”方式之所以受到广大家长的青睐与推崇,是因为来此征婚的都是愁娶愁嫁的父母,从而保证了这种方式的真实性。俗话说,“子女是父母的影子”,也就是说父母在子女成长过程中影响着他们的一言一行,通过与家长的接触,能够了解一些对方子女的家庭情况。而且在子女见面前,双方家长相互见过,从而也降低了孩子上当受骗的可能性。

  在此基础上,再去深入了解“中意对象”的其他方面情况,如果双方父母觉得条件都比较合适,留下彼此的联系方式,继而让两个孩子接触了解,寻找感觉培养感情。为了子女未来家庭生活的美满,对“准亲家”也要“过过眼”,考察对方家庭状况和父母的人品。父母率先把好第一关,这种方式对于内心焦急的父母来说,是比较靠谱和稳妥的。

  三类父母

  为子女觅良缘

  记者通过走访中心公园、南开花园与金海湾社区的相亲大会发现,来为子女觅良缘的父母大致分三类,首先,多数是“70后”、“80后”未婚青年的父母,子女因为各种原因疏于恋爱而错过“最佳”结婚年龄。其次,一些结婚不久后便离婚的青年父母,吸取子女失败婚姻的经验教训,亲自上阵为孩子再择偶。还有一些“未雨绸缪”的父母,子女年龄在25岁以下,因考虑到现实生活中婚配难的问题,于是提前“下手”早作准备。

  张阿姨家的女儿去年离婚后,至今未找到心仪对象。第一段婚姻失败,女儿对婚姻产生了恐惧。父母只能私下帮女儿物色,因为女儿在感情上已经伤不起了。张阿姨和老伴除了托亲戚朋友帮忙介绍外,老两口就到相亲会上寻找未来女婿。

  而与张阿姨不同的是,秦阿姨家的女儿今年上大四,得知女儿仍未有男朋友,她就赶紧参加各种相亲会,为自己物色准女婿人选,为的是不让女儿被“剩”下。“我在现场看了,来征婚的女孩条件都不错,不是在事业单位就是在政府部门,要不然也是企业的高级白领,我不敢保证我女儿日后工作如何,所以我必须提前下手,为女儿找个好人家。”

  征婚对象

  剩女多剩男少

  “你家的是男孩还是女孩啊?”“我家是女孩。”“唉,我家也是女孩,今年都三十岁了,现在连个对象都没有。”在各种相亲现场,随处可见“扎堆儿”交流信息的父母们,在交谈中寻找合意的人选。这些家长们面对面碰上了,就会直奔主题相互打听情况,一旦碰到感兴趣的对象时,双方父母就会找一个角落单独交流,相互交换孩子的信息。家中都是儿子或者女儿的父母碰到一起后,更多的是相互吐苦水,谈论自家孩子在婚恋方面是如何让人操心。

  记者在现场随机采访了一对父母,得知其家中是女孩,通过和其他家长的一些交流后,父亲脸上露出了失望的神情,“来征婚的男孩太少了,要找对象的大多是女孩,条件都不差,竞争太激烈了。关键是女儿年龄大了,不可能找一个比自己年纪小的男朋友,而且男孩大多也不喜欢找比自己大的女孩。”

  记者在河西区金海湾社区鹊桥会组织者处了解到,现在来替女孩征婚的父母比较多,男孩相对较少,男女比例达到了1:10。女孩条件一般都十分优越,无奈的是年龄以27岁到30岁之间的居多。

  相亲标准

  比家庭看工作

  “我家孩子找对象就两个要求:人品好、性格好。”通过与相亲父母的交谈,记者发现这两个要求是父母选择儿媳、女婿的首要标准,借此来进行初选。从人品好、性格好到工作是否稳定,再由工作稳定引申到是否有房有车、几套房什么车……由此可见,家长选择儿媳、女婿可真是一点不含糊。其中,人品、性格、家庭背景、工作情况、学历、年龄等都是父母比较注重的相亲标准。而且多数家长认为,家庭条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有个稳定的工作,人品要好,能踏踏实实过日子。

  记者了解到,虽然很多父母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替子女相亲,由于各种条件的拦截,能够入“准公婆”、“准岳父母”法眼的并不多。长年从事义务红娘的朱文秀告诉记者,“现在恋爱是两个人谈,可结婚,不单纯是当事双方两个人的事情,而是涉及两个家庭的大事,需要面对的事情很多。现在好多大龄男女虽然谈了恋爱,但最终很难走进婚姻殿堂,大多是因为这些外在因素所导致的。”

  各方声音

  剩男剩女:

  大多持观望态度

  父母为子女征婚忙得热火朝天,而大多数子女对自己“被相亲”则显得相对平静,持观望中立态度。还有一部分子女并不知道自己“被相亲”,甚至有子女是为缓解父母“心病”,勉强让父母拿着自己照片和资料去相亲。

  “我女儿并不知道我拿着她的照片来相亲,她要是知道,非得跟我吵架不可。我是偷偷来的,看到合适对象,就告诉她是我朋友介绍的,我都用这种方式帮我女儿安排过好几次相亲了。”“我儿子知道这事,他自己不好意思来这种地方,我来这是他默许的。”谈到子女是否知道父母为自己相亲一事,家长们这样告诉记者。

  今年28岁的韩小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觉得这一切得随缘,但来自父母和外界压力太大了,我理解父母的想法,当妈妈说有相亲大会的时候,我就让她拿着我的照片去了,一来能让父母去心病,二来也许能碰到合适的,对此事我一直持观望态度,能成最好,不能也就当让父母缓解下压力。”随后受访的几十位大龄青年均表示,对这种相亲保持中立与观望的态度,不抱太大希望,毕竟父母和自己这一代人择偶观点不同,能同时博得自己和父母青睐的人并不多。

  专家观点:

  主角应是年轻人

  对于父母替子女征婚一事,天津心理专家常志旭告诉记者,“中国传统观念就是‘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一旦到了适婚年龄,终身大事还没有着落,父母就开始着急了,便开始向孩子施压,而且自己也有很大压力。在压力迫使下,走上了替子女相亲的道路。父母替子女相亲折射出婚恋焦虑,但两代人的婚恋观存在一定分歧,父母所看重的条件,不代表子女的想法。70年代择偶看重知识;80年代盛行自由恋爱;90年代择偶较注重经济条件;而现在则注重个性化发展,择偶具有多样化。现在多数剩男剩女并不是不想结婚,也不是找不到恋爱对象,他们是在追寻精神层面的满足,彼此见面,要有感觉,才能继续交往。而工作忙、不善交际、对婚姻恐惧等也是一些大龄青年被剩下的原因。”

  常志旭还表示,在结婚择偶这件事情上,父母要与子女多沟通,少为孩子被“剩”寻找客观原因,应该多从主观上帮助他们树立积极主动的婚恋观。提供客观有价值的经验,才能对子女的婚姻有更好的帮助。因为父母永远不是子女婚姻的主角,切忌过分将自己的经验和看法强加在子女身上。渤海早报

【编辑:王浩成】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