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南京两花甲老人十载记录濒危野花的最后遗迹

2013年04月17日 16:4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南京4月17日电 (记者 申冉 通讯员 徐小怗)从最初上山捡垃圾,“搂草打兔子式”的认识野花,到后来有目的的漫山遍野的寻找,南京两位花甲老人历时近十载,记录下南京本地的300多种野花,其中很多珍稀花草现已难寻踪迹,只能在图册中欣赏其“最后的欢颜”。据了解,在南京市环保部门的帮助下,这些记录在几经周折之后终能集结成一本名为《南京野花图签》的图册出版,成为留给未来的珍贵“自然遗产”。

  从2006年拥有自己的第一台数码相机开始,南京的环保志愿者刘光华和吴琦老人便开始了他们的“寻花”之旅。其实,早在2001年这本野花图鉴最早的创意者吴琦老人,便开始带着环保志愿者在南京的白马水库周边发现了十几种野花。十余年间,他们二人相伴,走边了南京的紫金山、方山、老山、牛首山、云台山以及高淳区等,寻找野花的踪迹。

  “没有退休之前,每周末两天必定上山,后来退休了,就只要不是阴天下雨得空就去找”,吴琦老人告诉记者,他是一名医生,并不是专业的植物学专家,但是对生态、对生物多样性、对植物、昆虫、鸟类都有着执着的爱好。记者了解到,也就是他,在80年代初第一次在南京牛首山发现了中华虎凤蝶的身影,此前一位美国人于1936年在龙潭地区发现中华虎凤蝶后,再也没有人看到它们的翩跹舞姿。

  此书的另一位作者刘光华,是南京紫金山生态环保大队的队长,十余年致力于紫金山生态保护与修复的志愿工作。他给记者讲述了自己在“寻花”过程中经历的“步步惊心”。

  “前段时间媒体曝光的乌头碱中毒致人死亡的事情,我在5年前就差点碰上”,刘光华说,“2009年我在紫金山发现了乌头,只是用手请请的捏了一下,然后就吃起了干粮,很快就嘴唇发麻。当时知道乌头有毒,但是却不知道毒性如此之大。”据说,乌头的紫色小花很是漂亮,为了防止登山的游人好奇采摘被误伤,刘光华连续几天都蹲守在那,提醒大家“此花有毒”。

  刘光华告诉记者,他们现在共在南京地区发现了300多种野花,即将出版的《南京野花图鉴》将100种已经确认的野花收录其中,每一张照片都是他们亲手留下。

  这其中,有些已经濒危。他们在书中用“最近见”表示在一地见过,可能仍然存在;用“最后见”表示仅在一地见到,以后再也没有发现。

  “八仙花野外最后一株见于2000年4月22日紫金山”,“丹参,野外最后见于2001年5月9日阳山,此后未见”,黄海棠、小叶野决明等13种野生花卉被这样令人心酸的记录在案。

  “以后的孩子或许只能在看到这些花草的照片了,”吴琦无奈的告诉记者,这本书不是教材也非专著,旨在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宣传生物多样性。“这也算是留住大自然馈赠给我们未来的遗产吧。”为了保护这些娇弱的花草,书中没有提及任何一种花草的具体发现地,防止有人按图索骥去采挖。

  作为这本图册最“给力”的“赞助者”——南京市环保部门,有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由于无法筹集到可观的出版费用,两位老人为了出版这本图册几年来屡屡受挫。环保部门在得知这一情况后,经过多方努力,筹措到一笔资金并找到了合适的出版方,该图册很快将会与读者见面。(完)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