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式接送”盛行 网友吁有一种爱叫“放手”

Chinese-style school runs stir debate

http://www.chinanews.com/sh/2013/04-23/4755532.shtml

more>>

2013年04月23日 10:0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在“中国式过马路”(即“不管红灯绿灯,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的现象)后,“中国式接送”再引网络热议。中新社发 张浩 摄  

  中新网郑州4月23日电 (段晓宇) 继“中国式过马路”之后,“中国式接送”又成为热门话题,引起了舆论关注。每到上下学时间,各个中小学门口便会上演“中国式接送”,家长们开着各种交通工具接送孩子已然成为当今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和众多家庭固化多年的生活形式。同样,这一场景在郑州市也早已屡见不鲜,许多网友感叹,这就是家长对孩子过度关心与呵护的真实写照,家长要明白有种爱叫做“放手”。

  家长称不放心孩子,不肯“放手”

  近日,笔者走访郑州市多所小学发现,还未到放学时间,校门口就已形成了声势浩大的接孩子队伍,自行车、三轮车、电动车、汽车等接孩子的交通工具里三层外三层地挤在校门口,使本来就不宽敞的马路显得更加拥堵了。来接孩子的家长中有年轻的父母,也不乏白发苍苍的老人,虽然这几天降温,但也阻挡不了家长们接孩子的步伐,早早的就等在校门口。

  “每天接孙子上下学已成为我的专职工作”在郑州市纬三路小学接孩子的李大爷向笔者说道,“我孙子今年上五年级,他父母平时上班很忙,根本抽不出时间,都是我来接送孙子,反正在家也没事,只有看着他上下学,我才能放心,否则,心里总不安”。

  另一位接孩子的家长杨华说:“我也很想我的孩子跟我们小时候一样放学和同学们一路高高兴兴回家去,但是现在车多、人多,很多人不按交通规则行驶,让他独自上下学我实在不放心”。

  笔者发现,接送孩子的现象不止是在小学,初中、高中亦是如此。家住金水路某小区的范晨女儿上今年读初三,他接送孩子已有10年之久,“不管风吹雨打,接送孩子上下学已成为很多家庭生活的固定模式。虽然女儿不小了,但是考虑到从家到学校坐公交要一个小时,而且要站着,还是自己开车送比较快,也更舒服一些”范晨说。

  学生多数希望父母“放手”,期待独立

  “其实父母就是不放心,总觉得我们长不大”在郑州实验中学读初三的朱凯向笔者抱怨说,“我已经长大了,不愿再让父母辛苦的接送,可以骑自行车上下学,又快又灵活,比让老爸开车送快多了,坐车有时四五十分钟也到不了家。这几天好不容易批准骑车了,可前不久邻居家的孩子在放学路上出了点事,老妈就不让骑车了,非接送不可”。

  “我已经是一名高中生了,完全可以自己上下学,况且家离学校很近,走路20多分钟就到了。但是妈妈不同意,我多次拒绝,可她还是会来,说是我平时功课太重,心疼我”在郑州九中上高一的李阳无奈的说。

  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尤其是高年级的,不太情愿让家长接送,但也有小部分低年级学生表示,非常愿意让父母接送。

  据某网站一项调查显示,85%的家长会亲自或找人代为接送孩子。“中国式接送”为什么受到家长“青睐”,笔者采访多位家长了解到,大多数家长是因为担心孩子上学放学路上的安全,在听闻一些孩子出车祸、被拐走的消息后,使得家长们对孩子上学放学不愿意“放手”;也有人就是因为路边有些“不良”小店,担心孩子学坏;还有人是出于心疼孩子。

  网友呼吁家长要敢于“放手”

  如今接送孩子上学的家长人数越来越多,这种现象,被众人视为中国现代社会的一大“都市病”,不少网友对此大有感慨。

  其中,网友“中国教育研究”说:“不是反对接送,更深层的是引起父母过度关注孩子的问题,对孩子放手。前天与部分家长交流,家长主动感言,很多情况不是孩子离不开父母,而是父母离不开孩子。我女儿7岁开始独立上学,现在高一,在放手之前我们教会了她很多的技能和自救能力”;“汐昕1203”说:“我认为呢,低年级的学生可以接送,但到大些了就可以坐公交车或骑车去上学了,也是对孩子独立意识的培养,家长们应该在适当时候放手”;“请叫我嘎嘎菌”跟帖说:“治安和交通是家长不放心孩子的主要原因,如果外环境因素不可控制的话,可不可以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入手,交给他们安全知识(实践性的),让孩子自己勇敢的尝试,其实他们的潜力比我们预想的大得多”。

  据调查,在“中国式接送”的大潮中,还是有相当多的自己去上学的孩子,他们的独立性与被接送的孩子相比,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也充分说明,只要肯放手,一切都会比预想中的好。即便所担心的安全问题确实存在,都不过是小概率因素,并不能成为主导结果的必然力量。相反,因小概率因素而把自己和孩子都紧紧的包裹起来,最后就会成为自己和孩子沉重的负担。

  从事多年教育工作的王老师表示,中国式的接孩子实际上是弱化孩子之举,父母不能因为爱护而不“放手”,应该多给“劳其筋骨,增其心志”的机会,常让其“吃一堑,长一智”,孩子才会更聪明、更有处理问题的能力。古人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父母不应该担心这个担心那个而不放手,应该教会孩子处理与克服可能遇到的危险与困难的方法,这样才是正确的举措。

  另外,如果实在不放心,家长不妨帮孩子在小区里找到同路人,让几个孩子结伴同行。如果遇到特殊情况,如连日雨雪、雾霾天等,可以与其他家长商量,轮流接送,既节省了时间和资源,又保证了孩子的交流。(完)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