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生活无处不发卡 别让卡“卡”住生活

2013年05月27日 16:07 来源:山西日报 参与互动(0)

色彩斑斓的各种卡是现代生活的必需品。 冷雪摄

  生活无处不发“卡”,用卡缀连起来的现代人的生活,便利的同时还尾随着小麻烦和不环保——

  你有多少张“卡”?听到这个问题,大部分有卡一族恐怕要认真翻翻钱包,才能说清楚。

  一张卡片虽小,但是形形色色、林林总总汇聚在一起,就成了惊人的数字。这些卡用完之后,如何处理?去了哪里?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这些衍生出来的问题,并非无足轻重,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解答。

  卡从哪里来

  太原市双塔寺街口和大营盘十字路口,经常有几名年轻男女在向过路人派发某医院的消费体验卡,有的路人直接拒绝了,有的路人随手接下,走几步就扔掉了。“为了做广告吧,但是这样有点太浪费了。”一位经常在附近打扫卫生的环卫工这样说。

  许茜是一名生活精致的办公室白领,打开小许漂亮硕大的钱夹,记者发现里面现金并不多,但是各色消费“卡”却让人眼花缭乱。“我这有7家大商场的会员卡,有专卖店、书店、饭店的打折卡……两家干洗店、两家超市、一家理发店的储值卡,公交IC卡,医疗信息卡……另外,我还有两个卡包,也都装满了各种卡。大概有四五十张吧。很多卡,我平时都用不着。”小许最后补充道:“生活无处不发卡呀!”

  国人到底拥有多少张“卡”?目前,可供参考的一个数据是中国人民银行给出的:截至2012年,我国仅银行卡的发行量已经超过32.25亿张。平铺开的面积达到了12.8平方公里,相当于1778个足球场那么大!加上手中各类消费卡、储值卡、会员卡,乃至我们经常随手扔掉的广告宣传卡、消费体验卡,其总数是一个庞大得难以准确计算的数字。

  2013年5月13日,记者在太原新建路上采访了一家文印店的店员,王姓店员告诉记者,卡片一般都是塑料做的,原料可分原生料和再生料两种。“价钱的话,原生料的,一万张起价是0.3元/张,再生料是0.2元。低于一万张,每张再涨一毛钱。不过,再生料印出来会有点发灰。另外,带磁条的、异形卡等都要比普通卡贵一些。”她表示,制卡的生意很不错,经常会有商场或是公司要求制作万张以上的会员卡,除了银行卡,其他的卡一般没有专门的行业部门来监管,基本上就是拿钱就做,想做就做,至于卡片的用途,他们一般不过问。

  卡+生活=!+?

  有了卡,现代生活似乎便利了许多——告别了易损的纸质存折和携带不便的现金,银行卡随时可以满足人们的金融和物质需要;不需要有额外的证明,一张会员卡可以证明身份、享有优惠、储存积分、查阅消费记录……但是,在享有便利的同时,人们往往会因为使用卡遇到一些难缠的问题。

  今年5月,家住太原、从事IT业的王晓迪迎来了自己银行卡的“换新”高峰,有4张信用卡到了使用年限,相应的银行纷纷邮寄来新的银行卡。王晓迪告诉记者,为了帮助朋友完成银行的任务,自己先后办理了6张信用卡,不同的银行会推出不同的刷卡优惠政策。因此,在消费的同时,王晓迪经常记错还款日期或者还错款,这使得她一度为支付滞纳金和利息而苦恼,后来,她不得不减少信用卡的数量。王晓迪还曾经因为丢失了钱包,而把里面十几张银行卡一一挂失,她甚至因为说不清自己丢失的一张卡的卡号,而辗转于一家银行的两家营业厅。最后,因为记不清还丢失了什么重要的卡,她惴惴不安了很久。

  现实生活中,因为银行卡丢失而被犯罪分子利用的案例不胜枚举。不仅是银行卡,办理了储值卡,商家停业卷款而去;超市储值卡丢失,无法挂失而带来的损失;扔掉会员卡而造成的个人信息泄露……这些,都是用“卡”后遗症,所以卡带来的除了惊喜,还有惊诧和困惑。

  卡向哪里去

  王晓迪的新卡到了,旧卡就该“退休”了,但是要怎么处理旧卡呢?“银行客服告诉我,可以把旧卡剪掉,或者扔掉,因为新卡激活后,旧卡就不能使用了。”但是这些卡看起来并没有磨损,有的还十分精致漂亮,“扔掉很可惜,我把一些留下当做书签。”王晓迪这样说。

  晋中市榆次区的杨素芬老人已经78岁高龄了,虽然万般不愿意,但在银行工作人员的要求之下还是办了一张银行卡,“我年纪大了,眼神不好,也不会刷什么卡,有存折就行,他们非说用卡方便。”

  还有手机SIM卡和上网卡——打开外包装,将带有芯片的小卡拆下装进手机,剩余的大塑料卡直接就被扔掉了,仅一个手机营业厅或是一个数码商场一天就能卖出数百张SIM卡,一个市,一个省,乃至全国,直接被扔掉的塑料卡不计其数。

  在采访过程中,很多市民表示大部分卡片并没有实际用处,最后都被扔掉了。对于卡片是否会污染环境,是否还有其他用途,大部分人都表示不清楚。

  据记者调查,现在太原市能够做到分类处理的只有电池和医疗垃圾,餐厨垃圾处理厂目前还没有投入使用,像银行卡这类的卡片在处理时并没有明确分类。废旧物品回收站的赵经理说,卡片属于塑料制品,一般不能降解,但是可以回收利用,“与一般塑料的处理方式并没有太大差别。废弃卡可以压缩、融解,之后制成任何类型的塑料制品。”但是,因为很多卡都是混在生活垃圾中的,所以很大一部分不能被分离出来,做不到分类处理,就不可能做到有效回收利用。各种卡片像其他塑料制品一样,会在焚烧和填埋的过程中污染环境。

  “卡”进入到国人的生活,是近二十来年的事儿,随着其在人们生活中的全方位渗透,生活的方方面面已经与“卡”息息相关,如果是因为环保和节约的缘故,让“卡”的发展进程“逆流而上”,这恐怕是不现实和荒谬的。卡片虽小,兹事体大,32亿张卡,换一遍都是一个巨大的数字,何况还有源源不断产生的新卡呢。所以,为了我们生存的环境以及避免那些不必要的浪费,我们应该呼吁建立合理的分类回收制度,或者像塑料袋一样强制采用可降解材料,多一些“一卡通”,少一点重复发卡,为钱包减负,为生活减负。

【编辑:吴涛】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