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盘点“初老族”50大症状 引职场人集体共鸣(图)

2013年06月03日 09:01 来源:燕赵晚报 参与互动(0)

时间:6月1日
地点:百度空间写字楼
人物:孟焕平,39岁

时间:6月1日
地点:百度空间写字楼
人物:陈建永,25岁

时间:6月1日
地点:百度空间写字楼
人物:谢佳,27岁

时间:6月1日
地点:百度空间写字楼
人物:张晓琳,24岁

时间:6月1日
地点:百度空间写字楼
人物:康娜坤,35岁

  “初老症”由台湾电视剧《我可能不会爱你》中首次提出,指由于工作压力及生活紧凑的影响,现代人的心理年龄超过实际年龄,年纪轻轻就有了老的“症状”。如:记忆力减退、消化能力减弱、怀旧情绪浓、对年轻人吹毛求疵、讨厌过生日、觉得专家不再靠谱、不再喜欢改变“习惯”…… 网友整理的“初老症”症状有五十条之多。职场的同胞们,不妨对照一下,你的症状有几条?

  突然间会有老的感觉

  我1991年参加工作,到现在22年了。说起来年岁不大,但工作时间不短了。

  对照一下“初老症”,发现很多条都适合我。也许我已初老?

  这个社会,对年轻人的考验大,节奏快。年轻人的工作时间越来越长,属于自己的时间越来越少。这是社会竞争的结果。

  我的父母今年七十岁。我有两个孩子,大的十岁,小的才几个月。有时候,想起工作、家庭、事业、交际,会突然间有老的感觉。说实在的,有时候我会莫名其妙地好几天睡不着,也会莫名其妙地在后半夜突然醒来,醒来后就再也睡不着,开始想工作、公司。

  很少到KTV玩,娱乐时间也不多。到了KTV,年轻人唱的咱不会。要我唱,我就来个《北国之春》。我唱谭咏麟、郑智化的。他们别说不会唱,连歌手都不知道是谁。这大概就是我跟不上节奏了吧 ?

  记得初老症里面有一条:KTV热门点播排行榜的歌曲完全不会唱……呵呵,自己也赫然在列。

  话题调查

  工作一年,

  居然也有“初老”症状

  今年是我工作的第二年,依然算一名职场新人,对比一下网传“初老症”五十大症状,里面有一些居然和我现在的状态相符!我初老了吗?可怕。

  其实,多数的时间里,我感觉自己已不再年轻。我给自己的定位是“年中”,即不再属于年轻人,不再是菜鸟,而是以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因此,我偶尔还能觉得自己“年轻”,多数的时间里,这种感觉消失了。

  我的工作压力不太大,节奏也不属于特别快的。但为什么感觉“有点老”?我认为,有责任,就会让人有压力,有压力的人,会觉得“老”。

  说起唱K,还真符合“五十条症状”里面的:热门点播排行榜基本上不会。以前我喜欢唱到很晚;现在若唱一宿,好长时间缓不过劲儿来。

  我这个年龄,还热衷于交朋友,但越来越反感所谓“专家”的说法:他们都是事后诸葛亮,事前都一样。

  话题调查

  人不老,

  但心态开始慢慢变老

  工作六年,有部分初老症状。

  首先记忆力开始衰退。我是做办公室工作的,事儿多,事儿杂,就像五十条症状中的其中一条:把重要的东西放在一个重要的地方,然后突然发现:那个重要的地方在哪里呢?自己想不起来了。

  这两年,也逐渐不喜欢交新朋友了。以前喜欢聊QQ,现在呢,QQ上一律没有新朋友,它只是一个联系的工具,用来发个文件什么的。

  以前我喜欢上网。最近这一两年,我浏览网页的时间少了。一忙,也就顾不上了。有时候不是顾不上,而是没心情看。也就是没有激情了。

  像“初老症”这个词,作为年轻人,我居然不知道,这就算初老了吧?

  纵向对比几年前的自己,发现心态变了很多,越来越平和。也许该用一个职场“老江湖”来给自己贴个标签,不知道对于我来说,是好是坏。

  我回到家,也不想看电视剧,连火爆的电视剧剧集都不清楚。看电视哪如休息会儿,睡会儿觉呢?辛苦的职场一族,太缺乏睡眠啦。

  话题调查

  话题调查

  时间:6月1日

  地点:百度空间写字楼

  人物:陈妙,25岁

  对生活充满激情,不老

  刚刚工作才几个月,相信正能量,相信通过努力,可以改变命运。

  不过,刚毕业时的状态和在职场中是不一样的,比如:开始变得健忘。对照“五十条症状”才发现,自己的忘性而已挺大的——越近的事情越容易忘记,越久远的事情反而记得越清楚——这说明开始喜欢怀旧——而怀旧说明人的心态不再那么年轻。还有一条是:不想起那个人的名字绝不善罢甘休。

  总体来说,我感觉自己一点不老,相反,觉得非常年轻。对工作充满激情,对未来有憧憬,觉得自己还有许多梦,需要一个一个去实现。

  上一天班,回家后还想玩

  我入职一年,属于90后。社会、职场对于我来说,充满了新鲜感。我对工作有激情。

  对比其中的“五十条症状”,发现只有两条和自己沾边:一是忘性比较大,一是和忘性相关的。这不属于老去吧?我还这么年轻!

  上班后这一年,我有自己的目标,想着通过努力工作证明自己,改变自己。

  和他们说的不同,我热衷于过各种节日,热衷于过生日,因为可以收到礼物。

  虽然我在单位上一天班,也会有累的感觉,但回家后,还是很想玩,想看喜欢的电视剧,晚上躺下后,要玩很长时间手机才能入睡……

  我感觉我这个年龄段的人,精力是比较旺盛的,为了工作、玩儿,有用不完的力气。

  话题调查

  话题调查

  工作十二年,初老了吗?

  我在2001年参加工作。今年是我上班的第十三个年头,十二年了,觉得很快。

  我刚才对照了一下“初老症五十条症状”,发现其中的一小半符合我现在的状态,而前十条居然全部符合,回想这十多年的职场之路,感慨万千。

  我想,这个“初老症”,原本就是给工作七八年、十多年的人准备的话题。在这样的年龄段,即使人不老,工作压力大,心自然也就老,有点初老之感觉。

  症状里面的一些,如,开始讨厌过生日,开始懒得交新朋友,年轻时糟蹋身体,现在身体糟蹋自己,都非常符合啊。

  我现在是上班忙工作,回家后忙孩子,基本上没时间看电视,社交也很少。偶尔坐在电视机前,也是电视看我……

  我想,所谓的“初老”,是心态变了,开始学会看淡,开始学会释然,开始懒得去改变改变不了的现实。这是一种稳定的状态,对于职场人来说,这也许是最适宜工作的年龄。

  链接

  “初老症”五十大症状:

  ●枕头旁边、电脑键盘旁边,出现一堆万金油、风油精等提神药物。

  ●只要坐下来,小腹就有一堆肉。

  ●莫名其妙地会一大早醒过来。

  ●躺在沙发上看八点档连续剧,30分钟就会入睡。

  ●对于没有结论的冗长会议充满厌恶。

  ●觉得自己快要被一堆密码淹没了。

  ●对于年轻朋友不让座这件事情会非常介意。

  ●对于磁场不对的人,可以毫无牵挂地跟她说再见……

  ●KTV热门点播排行榜的歌曲完全不会唱。

  ●以前可以唱KTV到天亮,现在只要熬夜一天,就会累一个礼拜。

  ●急于想加入facebook之类的网络活动,以免被年轻遗弃。

  ●如果不喃喃自语,脑子就会打结。

  ●越近的事情越容易忘记,越久以前的事情反而越是记得。

  ●觉得路边摊的T恤都是给纸片人(身材平薄、没有曲线感)穿的。

  ●以前烦恼青春痘,现在烦恼小细纹。

  ●除非参加清早晨练的甩手功或庙会朝山活动,否则很难找到比自己年龄大的聚会。

  ●对于陌生网友“我们可以交朋友吗?”的说法,觉得无比愚蠢且没有耐心。

  ●认识新朋友的速度与机率逐渐丧失。

  ●越来越觉得专家说法都是唬人。

  ●如果一天没有吃绿色蔬菜就会觉得身体怪怪的。

  ●逐渐没有耐心替烂朋友收拾烂摊子了。

  ●越来越不喜欢改变已经习惯的习惯。

  ●很讨厌在外面过夜,因为要带好多东西。

  ●不知不觉,随身携带温水壶和温度计。

  ●懒得交新朋友的原因,是因为懒得从头交代自己的人生。

  ●终于认清“老天爷真的很忙”!

  ●每次看到某某歌手某某影星过世的消息,就要感叹一次,我们的时代过去了。

  ●总是把重要的东西放在重要的地方,然后那个“重要地方”想不起来了。

  ●说你看过东京爱情故事,知道完治与莉香,周遭一片哗然。

  ●朋友们离婚的(数量/年度)开始超越结婚的(数量/年度)。

  ●对于星座、运势、紫微斗数、塔罗牌、两性专家与励志书,已经不感兴趣。

  ●参加告别式的机率比婚礼多,包白包的机会比包红包的机会多。

  ●再也不觉得年轻辣妹或帅哥是一种天上掉下来的幸福。

  ●以前糟蹋身体,现在被身体糟蹋。

  ●开始注意医药新闻,譬如银杏是不是可以预防老年痴呆。

  ●对于手机铃声开始感觉不耐烦。

  ●开始关心商品成份、制造商以及保质期。

  ●最近有件事要告诉你,可是一看见你就全忘了。

  ●对路边的问卷调查部队非常有意见。

  ●对诈骗集团开始产生与之周旋的战斗力。

  ●逐渐喜欢到传统市场买菜。

  ●最讨厌听到“如果你不怎样,就不能怎样”这类威胁。

  ●在床上睡不着,起床看电视却立刻在沙发上呼噜了起来。

  ●不想起那个忘掉的名字绝不善罢干休。

  ●对于RAP(说唱乐)一点好感都没有。

  ●一堆人喊你XX姐、XX哥,而你很想叫她们――闭嘴!

  ●讨厌过生日这件事。

  ●在不好意思和多争取就会得到之间,渐渐倾向于后者。

  ●对超市的促销活动完全没兴趣。

  ●对完美起疑,对不完美深信不疑!

  ■话题团队及话题征集

    记者 安文联/文 记者 李志华/图

 

【编辑:吴涛】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