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两工人“过劳”猝死 高温天气谨记补水防中暑

2013年06月21日 14:32 来源:东南网 参与互动(0)

昨日中午,朱某在工厂车间午休时猝死

  连日的高温,让不少市民连呼受不了,而一些体力劳动者更是受煎熬。

  18日凌晨,环卫工龙某在睡梦中猝死,而在昨日,泉州市区浔美工业区一包袋厂内,女工朱某也在车间午睡时猝死。

  龙某家属、朱某工友均称,两人的猝死可能跟近期的高温有关。虽然这一说法还没被确定,但心血管医生认为,高温天气下,进行高强度的工作或运动,容易诱发“过劳死”,为防止猝死,要保证休息,注意补水防中暑。

  【事件】

  大桶内午睡

  五旬女员工没再醒来

  53岁的湖北女工朱某与丈夫王某,都在泉州市区浔美工业区一包袋厂打工,已10年时间,朱某是名包装工。

  昨日中午吃完午饭,朱某像往常一样,钻进车间里放半成品的大桶里午睡,老王睡在隔壁车间,“大桶横着放,直径超过1米,高度有1.5米,在里面午睡会比较凉快,而车间内的空调午间是不开的”。

  工友称,朱某平时午睡总打呼噜,但这次却没有,安静得有些奇怪。昨日下午1点多,下午班前,工友发现未见朱某,老王才想起忘了像往常一样叫醒妻子,但找到朱某时,发现“天气那么热,她身体却冰凉冰凉的”,怎么叫都不醒。

  丰泽警方介入后,初步认定朱某为猝死。老王说,朱某曾有高血压,现在每天都在吃药,血压已基本正常。工友则认为,近期天气高温难耐,大家都很疲惫,朱某的猝死可能与此有关。

  下班后倒头就睡

  环卫工凌晨走了

  49岁的环卫工龙某,也在睡梦中猝死。

  龙某来泉有些年头,原先送快递,去年8月受丰泽街道办事处所雇,成为环卫工。妻子邓女士说,龙某负责市区田安路两个路段,平时工作量很大,“凌晨4点半就出门,晚上10点多才回来”。17日晚,龙某又干活到晚上10点多,才回到位于刺桐路的宿舍,吃下两碗稀饭后,连澡都没洗就睡了。

  次日凌晨1时许,邓女士被丈夫急促的呼气声吵醒,发现丈夫喘不过气来,她连忙叫老乡帮忙并拨打120,但急救人员赶到后,没能救回龙某。

  事发后,丰泽警方介入调查,昨日出具报告,称此事“排除他杀和自杀”。邓女士说,龙某早年曾体检过一次,但“没什么事”,平时身体还行,但近期回家常喊累,曾称“不想干”。龙某的侄子刘先生认为,天气高温,龙某长时间户外工作,猝死可能与此有关。

  【提醒】

  高温下高强度工作

  易致过劳死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王耀国称,高温易致中暑,出现脱水未及时救治会有生命危险。同时,高温下高强度工作或运动,出汗增多,容易引起疲劳,一旦未能及时补充水分,造成血液浓稠,心肌梗塞、脑中风病状更易发生,即所谓的“过劳死”。

  王耀国解释说,龙某、朱某都存在高强度工作的情况,疲劳会造成抵抗力下降,朱某还有高血压病史,加大猝死风险。而80%的猝死为心源性猝死,心血管疾病发展往往有一定过程,两人在工作中很有可能忽视胸闷、胸痛、流冷汗等病症,直到睡梦之中,病症爆发引起猝死,“这些体力劳动者平时对相关病状重视不足,认为轻微胸闷等不足为惧,但很有可能背后隐藏着严重的心血管疾病,体力劳动者平时更要加强心血管健康的重视”。

  [page title= subtitle=]

  休息为首

  注意补水防中暑

  如何防止高温天气造成的猝死?

  “休息要排在第一,劳逸结合是最佳预防措施。”王耀国建议,要保证充足睡眠,保证人体消耗不会过度,即使是中青年人,高强度工作或运动后,稍有不适感就要停止去休息。

  其次要注意补水,特别是因流汗造成的钠离子、钾离子的流失。防高温猝死的基本是防暑,其中极为重要的就是随时补水和电解质,建议多喝水,适量饮用糖盐水。

  “除了过度疲劳、大量吸烟这些对身体刺激大的行为,情绪波动也会引起猝死。”王耀国说,特别是大量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人,在夏天高温中容易情绪波动,这也会诱发急性心肌梗塞、脑中风等猝死病因,建议老人应保持乐观、稳定的心态,同时坚持午睡,注意休息。(海峡都市报闽南版记者 涂传之 田米 文/图)

【编辑:王永吉】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