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千人送别民间登山家杨春风 追悼会在新疆举行

2013年07月01日 14:53 来源:乌鲁木齐晚报 参与互动(0)

  白色的菊花握在颤抖的手中,11座登顶的八千米山峰图片制作成展示架,摆在人群中。人群肃穆,哀乐声起,“春风,天堂有你没有登完的雪山”。

  6月30日11时30分,在巴基斯坦西北地区不幸遇难的新疆登山者杨春风追悼会,在乌鲁木齐市燕儿窝殡仪馆松鹤厅举行。现场,来自全国各地的近千人赶来为杨春风送最后一程。同时,在深圳殡仪馆,举行了另一位遇难登山者饶剑锋的追悼会。来自各界的五六百名饶剑锋的亲人、朋友、同事参加。

  黄色的菊花、红色的玫瑰、素雅的百合花簇拥着,新疆登山家杨春风的灵柩静静地安放在花朵中间。在灵柩前面,安放着杨春风2012年7月31日登顶乔戈里峰(K2)的图片,黑色的相框上有人送上了洁白的哈达。

  追悼会开始,乌鲁木齐市登山协会主席王铁男简单介绍了杨春风登山足迹,当说到“创造了中国民间个人登山成就的最高峰”时,他的话语有些呜咽,而参加追悼会的亲友们更是不断地擦拭着泪水。

  王铁男回忆说,杨春风先后带队4次登顶博格达峰,10次登顶慕士塔格峰,累计带领登顶人数达到200多人次,他也是国内登上慕士塔格峰次数最多的民间登山家。杨春风生前为民间登山事业做出了很多贡献,如今他离去了,但是这种探险精神不会离去。

  中国登山协会特派代表次洛表示,杨春风是“中国民间登山家”。

  在追悼会现场,很多山友纷纷表达了自己对杨春风遇难的哀痛,并表示杨春风的遇难,是中国登山界的损失。

  新疆户外人士杨军说,送别杨春风,是送一位朋友,是送一位勇敢、无私、为了理想而献身的山友,是向我们这个民族的探索精神和人文精神表达敬意。

  杨春风的助理麦子表示,追悼会结束后,杨春风遗体将火化并暂时寄放在殡仪馆,等他的家人从悲痛中缓解过来之后再安排安葬事宜。

  同时,麦子透露,杨春风的部分骨灰将被他的好友张京川、张伟撒在曾经爬过的八千米山峰上。

  据悉,在追悼会当天,还有来自自治区体育局、自治区登山管理中心、乌鲁木齐市体育局代表参加。

  此外,中国登山协会、自治区体育局、新疆登山协会、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馆、巴基斯坦外交部、巴基斯坦华人华侨协会、深圳登山协会、西藏八千米登山队等送上了祭奠的花圈。

  “这面民间登山的旗帜不能倒”

  山仍在那里,但杨春风、饶剑峰却无法实现人生的梦想。

  作为杨春风的助理麦子,自从6月23日得知杨春风出事之后,一周以来难以入眠。

  在仅有的几次电话交流中,麦子多以平静的话语,掩饰内心的悲痛。

  杨春风的追悼会与另外一位遇难登山者饶剑锋的追悼会同时举行,麦子通过电话安慰了饶剑锋的妻子。

  在麦子眼里,杨春风登山,有过低潮,也有过辉煌。

  从2005年相识,到2007年一起共事,麦子5年时间里跟随杨春风,从乌鲁木齐到成都,从创业到守业,不断的完善着他们眼中的“商业登山模式”。

  麦子说,杨春风是一个从普通人当中走出来的登山者,他不断地登山,不断地修正自己的登山轨迹。

  “在外人看来杨春风低调、纯粹,但是他对身边的人、同事要求很严格。”麦子说。

  面对杨春风的遇难,麦子说,他人走了,但是他生前的团队不会散,“这面中国民间登山的旗帜不能倒”。

  杨春风生前致力于中国民间商业登山的发展,一开始并没有多少可以借鉴的内容,但是经过5年的摸索,这个模式已经逐渐清晰了。

  麦子说,杨春风培养的这个团队拥有非常好的资源,包括高山协作、气象分析,并且也获得了国际认可。

  自从2010年成立“杨春风高山探险服务公司”之后,杨春风便将主要工作交给了麦子,他本人只负责决策和方向上的把握。

  麦子认为,“新疆—中国—国际”这是杨春风的路线,而除了后勤保障、装备赞助商以外,杨春风还将气象分析师纳入了登山行业。

  杨春风每次登山都会从瑞士购买相关区域气象云图,然后经气象分析师分析,并结合山峰所在当地小气候,获得第一手资料。

  此外,与登山有关的后勤工作有200多个项目,杨春风用实践完成和引进了50多项,剩下的麦子将和杨春风生前其他同事一起完成。

  麦子说,杨春风虽然走了,但是在他生前最困难的时候,这个团队都没有人选择离开,现在她将和团队其他成员一起携手,完成老杨未完成的事业,并将老杨总结出的这种模式继续完善。(记者巩亮亮)

【编辑:王硕】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