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媒体称落实“同工同酬”还要破除诸多关卡

2013年07月03日 10:36 来源:辽宁日报 参与互动(0)

  7月1日起,修改后的《劳动合同法》将正式施行,明确提出劳务派遣用工只能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实施,被派遣劳动者享有与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同工同酬的权利。

  目前,在我国一些国有性质单位存在着大量的临时性用工,在一些通讯商营业厅、加油站,甚至几乎没有正式工。劳务派遣人员面临 “捧着同样的饭碗吃着不同的饭”“同工不同命”等不公平待遇,但在强势的用工单位面前却只能忍气吞声。

  修改后的《劳动合同法》直指劳务派遣泛滥及“同工不同酬”现象,给临时工带来了曙光。然而在编制受限、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实际困难影响下,将相当大规模的 “临时工”在短时间内转正或是裁撤,都存在巨大的阻力。

  用工双轨制的不合理现象关系几千万人的前途命运,必须下大决心推进改革。如果长期纵容临时性用工,将产生更大的人为收入差距,对市场化改革、对社会稳定都将是长期的阻碍和隐患。

  落实“同工同酬”首先要下决心解决细化政策。新政虽然对“临时性”做出“不超过六个月的岗位”的明确界定,但“辅助性工作岗位是指为主营业务岗位提供服务的非主营业务岗位”,“劳务派遣用工数量,不得超过其用工总量的一定比例”等表述却给企业随意扩大劳务用工留下了空间。

  此外,执法部门需下决心敢碰大型国有企业,以倒逼其逐步、逐批将临时工“转正”,否则这些企业始终抱着“法不责众”的心态,不规范用工,“同工同酬”将难以推进;国有企业管理部门需下决心改革国有企业用工制度,做到“能招能管”“能进能退”,从根本上解决劳务派遣用工泛滥现象;政府部门需下决心行政改革,以“小政府、大社会”格局减少用工量。(袁军宝)

【编辑:吴涛】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