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松露“逆袭”:可望实现规模化种植

2013年07月04日 12:0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社昆明7月4日电 (记者 顾一航)上世纪80年代,中国最早关于块菌(即松露)的记录被报道时,欧洲人对这一珍贵野生菌种的研究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经过中国科学家研究发现,中国西南是比欧洲地中海地区更古老的松露分布中心。产自云南的中国印度块菌、中华夏块菌也以媲美欧洲松露的品质远销海外,并有望实现规模化人工种植。

  块菌,又称松露。在欧洲人眼里,松露、鱼子酱、鹅肝并列“世界三大珍肴”,属于高贵食材之一,特别是法国黑松露、意大利白松露更是价超黄金,一菌难求。然而,在中国老百姓心中,黑乎乎、煤球一样的块菌并不是什么美味,始终难以走上中国的餐桌。

  记者近日来到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该所研究员刘培贵对记者讲述了中国松露的“传奇身世”。

  从事块菌研究十余年的刘培贵说:“松露之于欧洲人就像虫草之于中国人。欧洲松露文化有2000多年的积淀,松露是一种文化品味、身份地位的象征。在中国,(上世纪)80年代以前的文献中没有关于松露的记载,松露研究也是空白。”

  2001年,刘培贵开始了自己的“松露生涯”。他和研究团队开始对中国块菌的分类学、分子系统发育、菌根合成和根际微生物多样性展开系统研究。

  2013年6月,刘培贵负责的“中国块菌遗传多态性及其菌根组合和人工种植”研究项目通过验收。该研究首次确认了在中国分布有41个块菌属种类,并通过遗传学研究证实了云南印度块菌与法国黑块菌、中华夏块菌与欧洲夏块菌是具有极近亲缘关系的“同胞姐妹”。

  “成熟的云南黑松露与法国黑松露在口感、香气、内含物质上几乎没有差别”,刘培贵说。

  研究还发现,欧洲地区块菌大多与榛子、杨树等阔叶林共生,而在中国西南,块菌更多的是和云杉、松树等针叶林共生。刘培贵说:“从植物系统进化上来说,针叶林比阔叶林更为古老。因此,现在地中海地区的块菌分布中心,可能是古地中海向北漂移后形成。中国西南地区则是比欧洲更为古老的松露分布中心。”

  在植物园的一块坡地上,十几棵半米高的松树、板栗树茁壮生长。

  “过上三年,这些树下就能找到松露啦”,刘培贵说。

  2012年,刘培贵利用菌根技术人工培育松露获得成功,并收获了中国首批人工种植的松露实体。

  “松露人工培育主要采取‘感染法’。松露属于外生菌根菌,其生长需要与特定树木共生。我们对无菌树苗进行人工接种感染,然后再将感染好的块菌树苗进行移植造林。一般经过4年后林地就可以生产出块菌,产期长达50年。”

  刘培贵说,这套菌根技术和方法在松露的人工种植上已获得成功,并有望在干巴菌、牛肝菌、松茸等外生菌根菌的人工种植上加以利用。

  “云南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林子里有很多经济价值高的宝贝,野生菌就是其中之一。如果实现野生菌人工种植,其经济价值是不可估量的。以野生菌经济为代表的山区经济,将成为未来云南的支柱产业。”(完)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