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南京百年老宅被征 文保单位连遭“误拆”

2013年07月18日 20:4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社南京7月18日电 (记者 申冉)南京秦淮河边的一座百年老宅,在被评为南京市文保单位之后,竟然在短短数十天内连续两次遭到“无知工人误拆”,而居住在这里的原住民也由于房屋被政府征收,不得不离开祖祖辈辈居住了百余年的祖宅。18日,南京市文物部门要求施工部门对毁坏部分进行原样复原。但已经被纳入政府商业开发中的“文物”,因为被赋予了市场化的前景,早已无法恢复“寻常百姓家”的老城南风味了。

  70岁的王本炽老人告诉记者,自家位于老城南高岗里39号的老宅不知道被什么人砸坏了,这栋去年3月刚刚被评为南京市文保单位的民居,内部厢房的门窗和吊顶竟然也被拆除了。居住在巷内的老住户称,这已经是数十天来第二次有房子被毁坏了。

  对此,负责该区域环境整治的鸣羊街综合环境整治项目工作人员表示,房屋被毁系拆迁工人不知道这是市级文保单位,是误拆。

  南京市文广新局18日通告:要求拆迁单位必须恢复老宅遭破坏前的样子。

  位于南京老城南的高岗里39号,藏在明城墙下秦淮河边的小巷深处,这栋砖木结构的城南老民居,共有6进,门厅、轿厅、厢房齐备,屋子的立式门窗雕刻精美。据王本炽老人介绍,这座宅子是其爷爷建的,以前叫做“王春发”记织锦作坊,前面两进各有三台大花楼织机,因此开间特别宽敞,超过了17米。据了解,就在这条高岗里巷弄里,清朝时期曾云集了众多的云锦作坊,留有众多独具特色的古建筑。

  去年3月,高岗里39号刚刚被挂上了南京市文保单位的牌子,时隔仅一年,今年6月该栋民居的外墙上就画上了鲜红的“征收”字样,居住在这里的老居民被陆续迁走。这条曾经人来人往的热闹巷弄变成了到处贴着拆迁条幅的废墟。

  据南京市文物局的一位负责人介绍,“这里的征收属于功能置换,要把居民先置换出来,然后进行整体修缮,整体打造。”

  虽然这位负责人表示,该处的规划方案尚未送交文物部门审批。但根据南京市《2005年老城环境整治实施方案》的规划中,对这片区域的改造:“一是拓宽鸣羊街道路,为周边土地开发建设奠定基础;二是确定胡家花园市场化运作方案,完成项目招商和房屋拆迁工作。”

  显然,由于隔巷的著名历史景点胡家花园老宅被南京市政府纳入了老城南历史景区市场化运作的规划方案中,周边的鸣羊街道路和高岗里巷弄,也将成为商业街区开发的一部分。

  该市政协委员杨国庆曾呼吁: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南京)城南文化是靠“人”创造和承接的。这里的院落建筑、街道小巷,与当地的民风民俗共生共存,两者缺一不可。“应对老城南旧民居进行修缮和内部改造,提高和改善居民的生活条件,避免老城南人口再度流失,这样才能留住老城南的‘文化之根’”。

  然而,随着政府的一次次“征收”和“拆迁”,老城南“寻常百姓家”的人间烟火已散去,只留下了规划中的“商业化”开发。(完)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