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现实与心理距离阻挡子女"常回家看看"脚步

2013年07月19日 09:52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再见,妈妈!

资料图片

    热点追踪

    “现在还小小的宝贝,总有一天会慢慢长大。突然想起你和我的未来,一次次作别,一次次远去……”31岁南京全职妈妈王苏画的一组名为《有一天,你会长大……》的亲子漫画传遍网络,转发量超过两万。这组漫画让无数年轻妈妈,以及刚刚作别父母、返回工作岗位的人们泪流满面(此为组图的一部分)。

    ●专题撰文 南方日报记者 郭 珊 实习生 王诗雨 刘桐同

    7月1日起,酝酿已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护法》正式施行,首次将“常回家看看”精神赡养写入法律条文,本报7月5日A19版的《家庭周刊》曾进行专题报道。而在近日,有记者在街头采访,问到对“不常回家看望老人属于违法”所持观点时,本来笑呵呵的大爷情绪突然失控,咆哮着“不回家看我们违什么法?30岁了还不结婚才违法,该判刑!”此镜头在网上广泛流传,也引起了网友对“常回家”话题的热议。

    与此同时,还有报道称,在我国江浙等地,陪老人聊天、吃饭、做家务、过生日、送礼物等“有偿亲情服务”,应运而生,不禁令人咋舌。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相比父母们时刻不忘儿女终身大事的无私关怀,为何“常回家看看”这一基本尽孝之道如今却要用法律来保障?除了物质条件和客观原因,究竟是什么阻挡了子女们回家的脚步?如何拉近两代人之间的心灵距离,让年轻人的心真正“回家”?

    现实距离

    请假难、票价高,阻挡回家的脚步

    对于外地工作的人来说,“回家看看”是一年才有一次的奢侈举动。不少人离家工作,只有在过年时才能回一次家。尤其是对于农民工来说,春节才是他们回家的唯一时机,他们回一趟家的路费有时能抵上他们半个月的工资,而现在的农村也面临着成为“老人村”的现实。

    “我们没有假期,每天都要上班。如果有事要请假,全勤奖就没有了。”26岁的小周家在湖南岳阳,在湖南郴州城郊一家工厂打工,他已经来郴州3年了,只有到了春节才回家看望父母。在广东韶关工作的蔡先生每年回家的时间只有春节时短短的7天,他的家乡在湖北枣阳,回一趟家往往是几天的奔波,假期少、路途远成为不能回家的阻碍。

    不少网友吐槽道:“叫人常回家看看,可‘探亲假’那么少,火车票难买,飞机票价格又那么高!谁不想回家看看?子女很少回家的原因是什么?立法者应该思考的是这些!”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尽管早在1981年《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简称《规定》)就已经出台,但《规定》主要针对的是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和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而且具体实施情况也不尽相同。定居北京的公务员李先生谈起“探亲假”时告诉记者,他所在的单位鼓励外地员工休“探亲假”,在他看来,这是单位提供的一种长期的福利,很有人情味。让他遗憾的是,已婚职工探望父母,每4年才能休假一次,假期才20天,这对于他和妻子相距千里的两个家庭来说,这点假期几乎是杯水车薪。

    但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探亲假”却处于“不知道、不愿请、不敢请”的尴尬境地。有相当多受访者表示,由于《规定》并未对私企、民企和外企作出清晰明确的要求,缺乏强制效力,同时许多企业为了追求经济效益,不太可能给员工安排探亲假期。就算单位有探亲假,“常回家看看”也并非易事,工作竞争大、有假无绩效等现实问题正成为阻挡子女归家看望父母的“绊脚石”。

    “有又怎么样?你敢请么?你敢保证回来还有工作吗?”在民营企业从事销售工作的韦先生说,现在很多企业招人,岗位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并且企业明确规定请假与绩效考评、年终奖、升职等挂钩。“现实就是这么残酷,别说‘探亲假’,就是休5天年假的人也不多,平时还经常加班。”

    来自南昌、在广州工作的黎先生表示:“单位给我加工资我就回家,不给我加工资我就不回家。”对于他来说,回家探亲就意味着损失一部分工资,这对于在外地独自打拼的他并不划算。

    对于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不少因为工作问题不能回家的受访者认为,法律中没有强制性细则,能不能经常看望父母,只能视个人情况而定,毕竟时间有限,如果较真起来,估计很多在外工作的人都会犯法。

    心理距离

    催婚、代沟,有家“不敢回”

    “我们还等着抱孙子呢!”家住湖北襄阳的郭先生说,虽然父母就在乡下,回家不过一个小时,但他还是不愿意回家。一想到回家,脑海中浮现的就是父母的抱怨。已经快到三十岁的他,最怕的就是回家面对亲人们,特别是一到过年,亲戚们都在问他什么时候结婚。

    “我不想回家,因为一回家父母就逼婚,本来高高兴兴的,结果好心情全都没有了,还不如不回去呢。”同在襄阳的董女士说道,她不想面对父母和亲戚的催促,所以就选择了逃避,不回家的时间已有两年。

    在央视采访中,那位怒吼“30岁不结婚才违法”的大叔恐怕就是“父母逼婚一族”。对此,著名作家十年砍柴在微博里写道:这才是多数父母真实的心态:儿女的幸福最重要,可怜天下父母心。“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老年人总希望孩子早早成家,早抱孙子。“30岁不结婚该判刑”其实也折射了老年人对当代年轻人结婚越来越迟的焦虑。

    早在去年春节期间,有一条“亲戚聚会发言大纲”的微博受到关注,这条微博总结了亲戚聚会长辈最常发问的各种问题,包括收入多少、结没结婚、生没生孩子、有无房子车子等。网友们纷纷表示对这些问题很头疼,对他们来说,过年回家就是一场“批判大会”,一连串的问题往往让子女们烦不胜烦,甚至早早离家。

    而除了被逼婚,现在年轻人也面临着与父母存在代沟的问题。在社交网站人人网上,曾有网友用一组表情生动的描述反映了子女们回家和父母相处的心理状态,先从期待到高兴,再到生气最后就到了愤怒。由于长时间不在一起生活,父母与子女的生活习惯也有了很大的改变,回家休假期间,许多年轻人“中午起床晚上疯狂”的生活,让父母看不惯,常常指责。在武汉上大学的小陈,每逢暑假往往会选择在学校或者亲戚家度过,他说:“回家和父母说不到一起去,也过不到一起去,这样相处挺难受的。”

    “不是我不想回家,但一想起2008年春节期间的一幕,就不想回去了。”几年没有见父母的魏先生对记者倾诉,因为经济问题与父母发生过口角,“父母总认为我在城里挣了钱,便把所有家产分给了哥哥和妹妹,就连我平时省吃俭用存放在父母名下的两万元也给了他们。我准备结婚时,手头一分钱也没有了,父母也不给我,我一气之下,干脆断了联系。”

    各方支招

    不能回家,或用其他方式陪伴父母

    现代社会也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沟通联系方式,为那些有家难回的人提供了沟通亲情的多样化选择。毕业后选择“北漂”的陈先生告诉记者,由于工作关系,他一年只能回家一趟,因此电话成了他与父母交流的常用方式。每个星期,他会主动向父母告知近况,也会询问父母的身体状况,有时和父母还一起分享邻居家亲戚间的趣事,距离并没有成为阻挠他和父母交流的障碍。

    除了电话,不少“90后”尝试教会父母微信、QQ等社交工具,与父母发语音、聊视频,一起分享生活中的趣事,也弥补了不能常回家看看的遗憾。今年23岁、家在韶关的小郑告诉记者,他有一位地地道道的时尚“辣妈”,母子俩经常通过微博分享美食、电影和生活中的点滴感悟,他还经常在网上商城为母亲选购衣饰和化妆品,在母亲生日、母亲节等日子把礼物送到家。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朱磊教授建议,子女还可以和父母一起“怀旧”,他表示:“父母也年轻过,他们也有年轻的回忆,而子女也会变成父母,也要建立自己的家庭,这就是一个共同点。父母要往后看,子女要往前看。”他认为以一种“回顾过去”的心态与父母分享过去的回忆,是和父母交流的一个很好的渠道。

    建议父母与时俱进,和子女一起体验生活

    而对于老一辈的父母来说,时代的变换常常让他们不知所措,这也体现在与子女的相处上。由于不关注时事和社会潮流,他们渐渐地与子女失去了共同话题,也不能理解子女们的想法。

    “常回家看看”入法的初衷就在于保证子女们对父母的精神赡养,以缓解“老年人孤独症”的社会现状。专家建议,除了子女们单方面的努力,父母也需要为此作出改变,多关注社会热点话题,拉近与子女的心理距离,才能与子女们更好地相处。

    已经离家4年的王小姐来自一个单亲家庭,从小与母亲相依为伴,这些年母女俩相处的时间大部分都在旅途中。因为工作繁忙不能经常回家的她,往往在休年假时选择和母亲一起出去旅游。这几年,她与母亲一起游遍了西安、桂林等城市。她说,这是对假期时间的合理利用,既陪伴了母亲,自己也放松地玩了一把。“感觉我们像姐妹,不像母女。”王小姐的母亲也表示,经过这几次的旅游感觉自己心态更年轻了,和女儿相处也觉得更加轻松自在。

    完善制度才是根本之道

    如何解决“常回家看看”的难题,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梅志罡作出了这样的回答:“要解决‘常回家看看’,最根本的还是解决回家的经济问题和时间问题。其实大多数人还是想回家,而囿于外在原因不能回家看的。”

    暨南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叶茂林认为,感情和心理距离的拉近无外乎两个最重要的途径:空间上的接近和时间上的紧连。因此,最重要的是我们这个社会要能为我们每个人创造更多的可能与家人接触,享受天伦之乐。他认为,以往社会上对“舍小家为大家”有过度鼓吹的嫌疑,而朱磊也认为,媒体经常曝光劳动模范不回家,坚持在工作岗位的事件实际上是对公众的一种误导。

    朱磊还在采访中建议:“现在的城乡差距这么大,年轻人都往大城市去了,造成了家庭间的亲子分离,不能回家在所难免。如果有一些关照外来务工人员的措施,比如建设廉租房、建设配套的学校、医院等,鼓励他们将父母接进城里,解决起来更加有效。更为关键的是解决农民工等群体的收入问题,让他们有钱回家看父母。”

【编辑:王安宁】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