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群众纳凉致杭州地铁站点两次"沦陷" 引发冷思考

2013年08月02日 14:57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7月12日,杭州地铁乔司站突然涌入近千群众纳凉,交通拥堵,地铁采取关闭空调的措施引发网友争议;7月25日,又是乔司站,近700名纳凉群众再次拥堵交通,致使地铁方面立即采取春运时期客运管制预案。

  两次站点“沦陷”抛出城市交通不断完善环节中的三点冷思考:地铁站成“收容所”,义务还是公德?涉及民生的突发事件是否应做好联动保障措施?公民意识如何才能跟上城市化的脚步?

  两次地铁站点“沦陷”看“铁”“民”相处之道

  近日,浙江多地气温破历史最高纪录,杭州最高峰值超过40摄氏度。杭州地铁经过两次“沦陷”后,明确表示:对于群众纳凉,不提倡,但也不强行驱赶,不阻挠进入,不排除在纳凉人群超过站点承载极限并出现安全隐患时,采取关闭空调等技术手段防止出现安全问题。

  对于纳凉群众拥堵交通,杭州地铁7月25日曾采取春运时期客运管制的预案,用所有的铁马和警戒带人为地隔出两条通道保证乘客通行。通道外的所有的区域基本开辟作为临时的纳凉区域。

  地铁站成了“收容所”,到底是义务还是公德?不少网民认为,群众有去公共场合的权利,地铁不应该采取关空调等形式驱赶纳凉群众;也有人认为,地铁是公共交通而不是“收容所”,大家都去乘凉,公共交通谁来保障?

  杭港地铁公关经理兼新闻发言人吴艇说,地铁作为大客流量交通工具,必须保证充足的空间和人员来疏散和引导客流。由于接待能力有限,过量纳凉人群涌入会分流更多的地铁工作人员负责维持秩序,从而减少技术工作人员的数量,极易造成地铁安全事故。

  据了解,根据客流量,杭州地铁乔司站共配置有30名工作人员,三班倒,即每个时间段只有10人左右在岗,职责包括与控制中心交流,供电、信号、供水、空调等设备的维护、调试、保养、维修、票款清点等。

  有人反问,为什么不多配置人手来解决此类问题?杭州地铁方面解释说,地铁站点工作人员的配置都是按照行业运行标准和相关法律法规来制定,考虑到运营成本会转嫁到票价,只能按照高效精简的原则配置工作人员。

  虽一些国家确有禁止在地铁站游荡的规定,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特殊情况,浙江省社会科学院调研中心主任杨建华建议,在保障安全和交通顺畅的前提下,地铁站可以设一个区域让群众避暑纳凉,这有助于地铁企业树立一个良好的公共社会形象。

  停电后缺乏部门联动,群众避暑无保障

  记者了解到,杭州地铁乔司站两次“沦陷”的直接原因是停电,居民避暑无去处。高温天气下,为何电力部门多次长时间停电?停电后为何相关部门没有及时采取居民防暑应对措施?

  对于停电的原因,杭州市余杭供电公司配电运检中心主任杨志豪解释说:“为了解决乔司西北部居民集中聚集区域用电负荷快速、无序增长,必须从杭州市和余杭区各分出两条新的线路,割掉原来过载的线路,正是这样的改造过程造成了7月25日停电。”

  乔司地铁站方圆5公里内,只有地铁站、大型超市和商贸城等少数有空调的公共场所。杭州市余杭区大多是城乡接合部,流动人口多、占比大。全区常住人口86.5万人,但流动人口近100万人,基本集中在良渚、勾庄、乔司等地区,约40万人。一旦停电,势必造成公共场所人满为患。

  有人提出,为什么电力部门不与民政等部门联动,临时设置一些纳凉点。电力部门相关负责人姚学恒表示,目前并未与民政等部门联动,安置停电区域群众。“停电是一件相对偶发性事件,我们能做到的就是尽快抢修故障并及时恢复供电,由于突发性,所以不方便通知民政部门,不过将来会考虑这个建议,可行性大不大还要通过专家和相关部门论证。”姚学恒说。

  事实上,乔司街道文体中心已经对外开放了12个村活动中心作为纳凉点,总面积达6930平方米,全部免费提供茶水,80%的纳凉点有空调开放。此外,乔司街道还有10个室外公共绿荫纳凉点,总面积11750平方米。但是由于宣传不到位,很多附近居民都无从得知。

  由于缺乏及时的部门联动,常态化的惠民设施宣传不到位,居民的避暑压力向各种公共机构释放,造成正常交通被阻碍,产生安全隐患。杨建华认为,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城郊接合部外来务工人员生活环境的关注,完善突发状况的应急机制,加强惠民设施的公开力度,让百姓都能切实享受到这项福利。毕竟,地铁等公共机构和单位有其专属功能。

  强势“纳凉族”凸显部分公民意识与城市化水平的距离

  城市化水平提高对我们生活直观的影响便是公共设施的完善和工作、生活环境质量的提高。酷暑难耐,由于经济条件的制约或者停电等突发状况,地铁、超市、商场等公共机构舒适的环境经常成为纳凉人群的去处。然而,一些不文明行为也随之产生。

  杭州地铁乔司站发生群众纳凉拥堵交通的事件中,记者在现场看到,乱扔垃圾、赤膊、打牌赌博、孩子随意大小便等不文明现象随处可见;一些纳凉居民进站后把门一关,靠在门上就睡觉,直接导致乘客进出受阻碍;不少孩子在电梯扶手旁奔跑也让记者心惊胆战。

  杨建华认为,居住地不能纳凉的公民个人,在商场、地铁等公共场所要遵守公共道德,有维护清洁环境的义务,不乱丢垃圾、不随地大小便等是最起码的社会公德,这也是维护自身形象。出现这种不文明行为也凸显部分公民意识与城市化水平的距离差、城郊接合部村民市民化的脚步赶不上城市发展的速度。

  有专家认为,政府和企业在给予纳凉群众应有的关心的同时,也要坚持规章制度的执行,加强管理。比如,可以增加垃圾桶数量,对于一些不文明现象,在法律允许范围内进行制止和劝阻。(记者 韦慧)

【编辑:燕磊】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