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中产阶层的压力与脆弱

2013年08月08日 09:38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最近上网,常看到一个“成语”:“人艰不拆”。问度娘,才知道是某句歌词的缩写版,原文是“人生已如此艰难,有些事就不要拆穿”。这句话之所以走红,估计是引起了很多年轻网友共鸣。流行语是社会心态的风向标。如今的“人艰不拆”,多少折射了当今时代的景观。

  最近,全国各地不时出现反社会暴力事件。舆论纷纷谴责暴力。如今,作为中产阶层的杨某,加入了他们的行列。32岁的杨某,2005年大学毕业,曾是一位出色的程序员,但苦于无钱买房,因此走上了持刀抢银行之路。一位颇具才华的青年,就这样身陷囹圄。

  我最关注的,是他抢银行时处于一种怎样的状态。以常识判断,一般高智商犯罪,都会采取风险较低、成功率较高的方式,比如商业贿赂、盗用他人账号等。就算是个莽夫,也不会拿西瓜刀抢银行。他动动脑子都知道,银行有监控,有警卫,在没有武器、没有同伴协助的情况下,他的成功率为零。我估计,这是他绝望之际的极端举措。抢银行之前,他已经被打垮了——不是因为抢银行被抓而垮,而是垮了才去抢银行。被抓,对他而言才是解脱!他被巨大负能量所笼罩:一方面来自房款首付的压力,另一方面来自对自己、对未来的绝望——这个负能量场,来自他生存的空间。

  杨某被抓后,说过一句话,“我觉得自己上学上了近20年,当初上学的时候想得挺好的,觉得工作了应该都好了,结果,现实和理想差距很大。”出身于农村家庭的杨某,从小试图通过读书跳出农门,最后成功考上北京某大学;工作后,杨某不可谓不努力,繁琐的工作、不断的加班占据了他全部生活。刚开始工作的时候,他的收入大约是5000元,这本来还是一个过得去的、属于中产阶层的收入。但随着物价、尤其是房价(房租)的飞速增长,他的可支配财富逐渐减少。他并没有获得升迁的机会,也缺乏增加收入的途径。算上几次失败的跳槽,令他险些沦为社会底层。几年来,北京的房价翻了几番,房租也不断增加,生活越来越“苦逼”,他从白领沦为“屌丝”。因此,他成为了一个负能量的集合体。而婚恋、购房的压力,则成为他自我引爆的导火索。

  人民日报曾撰文《80后为何暮气沉沉》,表达了对年轻人消极状态的不满,然而却遭到了舆论的集体反驳。当然,口水战归口水战,可以打得天花乱坠,但杨某却生动地演绎了怎样被打垮的过程。当他发现在自己的小环境中,勤奋似乎无法带来成功,知识似乎无法带来力量,学历似乎无法改变困境,向上之路似乎被封死,他就失去了信心。他怎么努力,也难以承担起北京的房价;他怎么折腾,也无法打通向上的通道。这时,绝望感就开始扩散。至于同期一些事件,比如说“房价上涨”、“交通拥挤”等等,都加深了他的戾气。这起抢银行事件,令杨某这个被抛弃的曾经中产阶层,这个被打垮的80后——进入了讨论者的视野,并成为阐释“暮气沉沉”的一个版本。

  对于很多中产阶层来说,这种压力感在我们身上同样存在。工作压力自不必说,还背负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如果三年内工资没有提升,就会觉得危机四伏,觉得单位要倒闭;如果五年内没有获得提拔,就会觉得大事不好,有被裁员的危险;如果没有买房,看着攀升的房价,就会坐立不安,现在不买以后更买不起;随时准备逃离北上广,或准备移民。而又有各种帖子,加深中产的恐慌:“收入低于7000元是新贫困线”、“月入一万在广州能干什么”,被这些信息驱赶,令人忧心忡忡,生怕一时不慎,即跌下“新贫困线”。压力面前,自顾不暇,谈论理想更变得无比奢侈。没有理想,没有梦,没有了激情,成为了“没有神经、没有痛感、没有荣誉感”的“橡皮人”。有时我们会想起北岛的那句诗歌:“如今我们深夜喝酒,被子碰到一起,都是梦破碎的声音。”

  杨某的经历,虽然是个极端的个案,但是也折射出了一些时代的问题。如何在生存压力面前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找到自己的定位,是很多人需要面对的问题。(马立明)

【编辑:王硕】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