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失地农民:“现在做建筑业,将来做服务业”

2013年08月23日 09:10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对于已被全部征地拆迁的中川镇倒水塘村的村民来说,他们没有因为失地而失业。在过去的一年中,他们反而比平时更忙了,收入也更高了。

  “这是我们的商机:现在做建筑业,将来做服务业。”倒水塘村民张国昌说。

  中川镇倒水塘村位于兰州新区的核心区域内,去年8月20日,兰州新区正式获国家批复,跻身为第五个国家级新区。虽然兰州新区在建设过程中绝大部分建设用地是荒滩和低丘缓坡整理的土地,但是对包括倒水塘村在内的数个村庄仍然进行了整体征地拆迁。

  “农民的发展真正是跨越式的。”在谈到兰州新区建设的一年中给当地农民带来的实惠时,村民薛尚志这样说。

  薛尚志所说的“跨越式发展”,源自兰州新区对征地拆迁农民在就业和住房上的妥善安置。

  据了解,去年底,兰州新区失地80%以上的农民有14198人。对征地拆迁农民,兰州新区按照每人40平方米建设安置房,同时人均还提供10平方米的商铺。另外,按照政府60%、农民40%的比例,为失地农民购买了养老保险。“目前女的55岁、男的60岁以上每人每月可以领到810元的养老费。”薛尚志说,“再加上政府发放的取暖补贴,一年近万元,比过去的人均3000多元的收入高多了。”

  8月15日下午,兰州新区最早拆迁的81户农民,来到安置小区,验看自己的安置房。“每人40平方米,有的农户能分到3套安置房呢。”张国昌说。

  “对农民来说,现在就要抓住新区大规模建设的时机,搞建筑业,将来要抓住新区人口大幅增加的机遇,搞服务业。”张国昌说。记者了解到,有的农民利用征地补偿安置款购买了运输机械、挖掘机,组建建筑队伍,承担了新区一些工程中的挖土方等工作。张国昌还兴办了一家预制厂,为新区的一些市政工程提供预制件,安置了村里的80余人就业。

  倒水塘村支书甘德荣认为,现在大规模建设,需要建筑人员,将来企业多了,需要技术工人,新区规模大了,需要服务人员,这些都是农民可以做的。为此,兰州新区加大了失地农民尤其是农村青年的培训力度,为将来新区企业招工提前做好准备。 (记者连振祥、白丽萍)

【编辑:马婷婷】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