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八闽千姿:“中国油茶之乡”复兴百年油茶产业

2013年09月03日 11:4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社宁德9月3日电 题:“中国油茶之乡”复兴百年油茶产业

  作者 吕巧琴 叶茂

  “自从村里开始‘抱团’发展油茶林种植,闲暇时我都会受雇来除草、施肥,1个小时就能挣120元(人民币,下同)。”村民王福春指着一片350亩的新造油茶林告诉中新社记者,今年立冬时节,油茶鲜果就可以采摘了。

  王福春家住福建福安市溪潭镇王里村,原是钢铁搬运工,如今他帮助几个合作社照顾油茶林,钱挣得多,工作也轻松很多。

  在王里村一处山坡上,成片油茶林绿油油的,茶农三三两两正在除草施肥。王福春说,这些油茶树树龄普遍在3至4年,树龄达到5年时,鲜果的产量将大幅提升,每亩产量达1吨。

  油茶是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树种之一,福安油茶是中国最晚熟的立冬籽品种,至今已有300多年种植史。1937年福安市年产油茶油即达500吨,销往福州、香港等地。1958年,福安油茶还被授予由周恩来总理亲笔题写的“绿色油库”锦旗。

  而上世纪90年代后,由于油茶加工一直处于家庭作坊模式,无法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市场,加之政策扶持不到位等原因,福安油茶逐渐衰退。

  近年来,随着国家要求发展油茶产业及国家林业局推出系列扶持举措,逐渐淡出人们视野的百年油茶产业,又迎来新发展。福安一改家庭作坊模式,引导农民成立油茶专业合作社,截至目前已成立70余家。

  韩树康就是这股油茶产业发展新热潮中的一员。2009年,韩树康等5人成立福安市月斗山油茶种植专业合作社。经过4年发展,该合作社已吸收百余名村民入社,以工资形式雇佣村民照料油茶种植基地,实行除草、施肥、采果统一管理。

  “种植基地利用的是荒山,社员也都来自村里的闲散劳动力。油茶林还可套种其它经济作物,2012年村民套种农作物中,仅太子参一项收入就达到60余万元。”韩树康称,“发展油茶种植可谓一举多得”,政府还每年给予复垦补贴。

  今年,福安市获得国家林业局授予“中国油茶之乡”称号,福安油茶油也成功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两个“国”字号的殊荣,加上征地审批、基地建设、资金筹集等方面的支持,为福安油茶企业提供了发展的新机遇。

  在福建绿坤农林发展有限公司的加工车间,一箱箱晒干的干果油茶籽经过筛选、剥壳、碾磨,分离出菜粕和毛油;毛油再经过脱酸、脱胶、脱色、脱臭、冬化流程后,一瓶瓶成品油在自动装封车间展现在记者眼前。

  目前,福安已落户油茶加工企业15家,设计茶油加工能力5000吨,年创产值6亿元。福安油茶生产由此形成一条从良种选育、苗木培育、基地种植到技术研发、加工销售的产业链。

  “福安油茶产业已成当地农民特别是山区农村增收的重头产业,发展前景令人鼓舞。”福安市油茶协会副会长姚克平表示,将推动油茶生产逐步形成贸、工、农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油茶产业体系,全面提升福安油茶产业的经营水平。

  这个昔日被周恩来誉为“绿色油库”的百年产业,正开启发展的黄金时代。(完)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