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深圳湾水产品流入南山集贸市场 现场检出镉超标

2013年10月18日 10:53 来源:深圳新闻网 参与互动(0)

  深圳湾非法捕捞事件日前被媒体高度关注,这些捕捞上岸的水产品是否流入我市?是否进入市民餐桌?10月17日,记者从深圳市食安局获悉,深圳湾水产品部分流向了南山集贸市场,食安部门对该市场的水产品紧急抽检,发现该市场一批次贝类镉超标。

  据悉,此次食安局针对贝类产品的重金属超标情况进行全面抽检,抽检的303个批次重,合格的有262批次,总体合格率为86.5%,其中双壳类水产品中,带子的镉超标率最高,扇贝其次。

  此次抽检主要分餐饮服务和市场流通两个环节,其中餐饮服务环节贝类水产品样品不合格率为7.1%,市场流通环节双壳类水产品样品不合格率为16.7%

  食安局:将加强对深圳湾水产品的监管

  近日深圳南山区针对深圳湾非法捕捞进行专项整治,有媒体报道称,有深圳湾水产品流入市场,食安局也对水产品的末端环节进行了跟踪调查。

  根据食安局的调查结果,发现深圳湾水产品部分流向了南山集贸市场,部分流向了市外。随后,市食安局对集贸市场索证检查以及对5个样品进行抽检,发现有1个批次的贝类产品镉含量超标,目前已对涉事集贸市场的相关档位进行立案调查。

  食安局表示今后将加强各部门合作,强化执法,从而降低市民食用不合格水产品的风险。

  贝类内脏镉超标率高于贝肉 建议去除内脏再食用

  餐饮服务环节抽检了扇贝、元贝、花甲、生蚝、带子、象拔蚌等18种常见贝类水产,抽样范围以南山区为重点(特别是深圳湾周边餐厅),同时也覆盖福田、罗湖、南山、盐田、宝安、龙岗等6个区。抽检的99批次中,合格92批次,不合格样品检出率为7.1%,其中不合格产品分别为扇贝5批次,带子1批次,生蚝1批次,全部为镉含量超标,除此之外,未发现其他污染物超标的情况。

  贝类产品向来是市民喜欢的水产品,大部分市民使用贝类时未对其内脏进行清除,极大地提高了吸入重金属的可能性。根据食安局的比对测试结果,发现内脏的镉含量水平比贝肉镉含量水平高,最高的达8.0倍。食安局建议市民在食用贝类时应去除内脏,降低摄入超量镉的风险。

  带子、扇贝镉不合格率较高 需慎重挑选购买

  食安局结合日常监测和专项整治,对全市水产品质量进行严格监管。自今年1月份以来,共检测样品总数为3988批次,总体抽检合格率为95.7%。其中,特别针对双壳类水产品进行抽样检测。

  为检测双壳类水产品的重金属镉和铅的含量情况,食安局共抽取了204个双壳类水产品样品,结果表明铅的项目全部合格,镉的超标样品数达34个,总体合格率为83.3%。带子、扇贝属于易超标产品,因其在近海养殖,已受到污染,所以检测不合格率也较高。

  深圳商报相关报道

  抽检9个带子8个镉超标

  市食安局提醒,慎选近海水产品,食用时应先去除内脏

  昨天,深圳市食品安全监管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通报该局关于水产品贝类食品的质量抽查情况。抽查结果显示,市售贝类水产品时现镉超标现象,其中抽检9个带子样品中,竟有8个镉含量超标。

  餐饮环节

  贝类水产品合格率较高

  根据媒体最近报道的深圳湾非法捕捞事件,深圳市食品安全监管局对水产品的末端环节进行跟踪调查。调查发现,深圳湾水产品部分流向南山集贸市场,部分流向了市外。该局对该集贸市场进行索证检查,并对5个样品进行了抽检。该局昨天通报的检验结果表明,其中有1个批次生蚝镉含量超标。目前,涉事集贸市场的相关档位已被该局立案调查。

  该局通报的餐饮环节贝类抽检结果显示,抽检涉及扇贝、元贝、花甲、生蚝、带子、象拔蚌等18种常见贝类水产品,检验项目包括无机砷、甲基汞、镉、铅、铬和多氯联苯等污染物。本次抽检的抽样范围以南山区为重点(特别是深圳湾周边餐厅),同时也覆盖福田、罗湖、南山、盐田、宝安、龙岗等6个区。共抽检99批次,合格92批次,合格率为92.9%。其中,7批次不合格产品分别为扇贝5批次、带子1批次、生蚝1批次,不合格项目全部为镉含量超标,未发现其他污染物超标的情况。

  据介绍,本次抽检依据2013年6月1日起实施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开展。根据该标准,只对贝肉进行检测,内脏不在检测范围内。该标准对贝类镉限量(以Cd计,去除内脏)要求为2.0mg/kg,即百万分之二。本次抽检,经检测不合格的7个不合格样品的镉含量水平为2.8~3.6mg/kg。

  流通环节

  9个带子样品8个镉超标

  昨天通报的情况显示,与突击抽检合格率较高形成较鲜明对比的是,该局在1~9月份日常监测中的抽检合格率相对较低,其中抽检9个带子样品8个镉含量超标。

  据介绍,日常监测主要包括例行监测、风险监测以及根据舆情、媒体关注的热点问题开展的临时性摸底监测,目前主要以例行监测为主。例行监测是该局在每年年初根据各行政区域的市场主体数量、人口数量、消费特点,科学合理制定每个区域每季度的抽样数量,并形成工作方案。

  日常监测结果显示,1月~9月,该局共检测水产品样品总数为3988批次,总体抽检合格率为95.7%。抽检工作以批发市场、集贸市场和超市为关键环节,以高风险水产品为重点品种。3988批次样品中,包括204个双壳类水产品样品。在对这204批次样品关于重金属镉、铅含量的抽检结果表明,204批次样品铅含量全部合格,34批次样品镉含量超标,合格率为83.3%。其中,抽检的9个带子样品8个镉超标,39个扇贝样品17镉超标,3个圆贝样品1个镉超标,17个生蚝样品2个镉超标,28个元贝样品6个镉超标。

  温馨提醒

  食用贝类时应去除内脏

  为什么餐饮环节和流通环节抽检合格率相差很大?深圳市食品安全监管局副局长陈建民说,餐饮环节抽查了一些大型酒店,这些酒店为招徕顾客,所销售的贝类多为进口的深海贝类,受重金属污染几率相对较小;而批发市场、集贸市场和超市等流通环节所销售的贝类多为近海养殖,受重金属污染几率自然较大。

  食品监测专家介绍,镉是一种重金属元素,其蓄积性较强,主要是通过大气沉降和陆源污染物的排放等途径入海,一部分溶于海水,另一部分呈悬浮状态沉在海底,蓄积性也很强。而养殖贝类的栖息地一般位于水底污泥,最靠近陆源排污处,这两种状态的镉易被贝类特别是牡砺、贻贝等所富集,其体内的镉含量可能比水体浓度高几十倍甚至上千倍,而且难以代谢排出,通过生物链进而危害人体。

  根据参考文献记载,贝类的生物特性,镉、铅等重金属容易富集在内脏、鳃等部位。考虑到部分市民食用贝类时不去除内脏的习惯,该局还专门对部分贝类样品进行了内脏与贝肉镉含量比对测试,实验发现所检样品内脏的镉含量水平为贝肉镉含量的1.18倍至8.0倍不等。由此可见,重金属镉在内脏中富集的浓度远高于贝肉。

  陈建民由此提醒广大消费者,近海的水产品会有不同程度的污染,请谨慎选择水产品;并建议在食用水产品时应去除内脏,尽可能降低摄入超量镉的风险,保障自身食用安全。(记者 苏海强 张钊 实习生 刘诗颖)

【编辑:王硕】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