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让平等、信任托起医患良性沟通

2013年10月18日 15:21 来源:合肥晚报 参与互动(0)

何姗姗 制图

  医院要成立医患关系办公室,对群众举报投诉及时受理、认真调查、主动反馈,实名投诉举报的处理及回复率达到100%。省卫生厅17日下发通知,要求各医院对经核实的举报投诉和表扬表彰要记入医务人员医德考评档案,如实反映医务人员医德行为。

  如果回忆过去那贫穷的岁月,有关医院的恶性新闻似乎很少,与近些年比较,贫穷岁月也是一个相对安宁的时代。所以,笔者怀疑如今医患关系的激化,可能与社会的普遍富裕有关。但这样的怀疑显然非常片面,因为比我们富裕的国家很多,而它们的类似新闻事件似乎并没有成比例上升。所以,要深究这个问题的话,可能得依靠社会心理学家。

  笔者看到17日省卫生厅下发通知,要求各医院成立医患关系办公室,便是为应对此种情形而来。这个办公室属于当代新生事物之一种。显而易见,它是被迫产生的。它的目的很好,但推动其出现的力量,却是社会中不时爆发的戾气。应该说,医者、患者,都是这种戾气的受害者。一旦发生事情,似乎没出现过真正的赢家。

  从过去的国内医患新闻看,并非所有的事情都缘起重大,甚至很多事情在并没弄清楚责任的时候,报复性、伤害性的行动就来了,防不胜防。很多人认为医患沟通渠道出了问题,看起来很有道理,但还有一个深层问题躲在沟通渠道背后,就是医患之间,尤其是患者对医院、医生缺少平等感,进而缺少信任感。没有平等和信任,什么样的沟通渠道都难以充分发挥作用。因为在少数患者眼中,这个渠道可能不是为他解决问题的渠道,而是为“对方”解决问题的渠道。这时候,渠道的意义立即丧失。

  那么患者的这种猜测对不对呢?笔者感觉不对,因为这是自认为处于“弱势”一方的普遍心理,是未经证实的主观臆想。但对于医院,这种主观臆想却是“客观存在”,而且是十分“要害”的存在。正因为其存在,很多时候,事情的出现具有爆发性,根本没有事前的渠道来疏导。

  所以,笔者在赞同设立“医患关系办公室”的同时,希望它能把首要工作放在:建立与患者之间的平等感,并由此获取患者的充分信任。这真的需要实实在在的长期的繁重的热心服务来支撑,不是很快就能见效的。但仅仅依靠医院单方面努力也不够,全社会也应该支持他们,比如:放弃托人情、找关系、塞红包等等不好的行为,主动“净化”医患关系,主动站在一个平等的层面,来看待自己和医院、医生。

  信任,是人与人之间最好的沟通渠道。(本报首席评论员 张小石)

【编辑:柳龙龙】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