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用“硬碰硬”砸掉吃财政“闲饭”的碗

2013年11月19日 13:06 来源:齐鲁晚报 参与互动(0)

  中央编办副主任王峰日前接受媒体采访,详解十八届三中全会行政体制改革亮点,其中提到各地各部门应严格按照规定设置机构、配备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在核定的行政编制和领导职数内配备人员。一言以蔽之,就是要减少吃财政“闲饭”的人。

  严控财政饭,无疑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抓手。如果能啃下这块硬骨头,一些机关单位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的弊端就有望得到根除。同时,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所遇到的阻力也会相应减小,进而激发市场和社会活力,可以说是官民两利。

  目前吃财政饭的,除了公务员,还有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人群和部分事业单位人员。自改革开放以来,虽已多次精简机构,财政供养人员的数量依然快速膨胀,已经成为政府财政支出的沉重负担。当然,“羊毛出在羊身上”,这些负担最终还是要落在人民的肩上。财政供养人员不断增加的原因有很多,既有编制管理的不科学,更有一些地方和部门不遵守编制纪律,违反法律法规和政策。在一些地方和部门,只要增加某一方面的职能和工作,首先要做的就是建机构、要编制、增人员。一项工作设置一个部门,职能交叉,利益冲突,最终结果是机构膨胀了,而效率下降了。现在,一方面是机关单位里吃财政“闲饭”的人太多,另一方面是在社会保障、科研、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公共领域里财政投入“欠账”太多,大大影响了人民生活质量。

  尽管本届中央政府早就明确提出,要严控地方政府机构编制总量,确保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但是在一些地方仍然有不少人为吃财政“闲饭”不择手段。日前网上举报反映,湖南永江县多名县级领导干部为让子女亲属进入事业单位,不惜采取伪造档案的手段,当地县政府证实其中七人已被清退。这或许只暴露了冰山一角。因为财政饭越来越吃香,一些掌握编制的人已经把它变成了巩固利益同盟的纽带,你录用了我的子女,我也不会亏待你的子女。越是到基层,编制的失控越是惊人,一些乡镇干部数量惊人,更有不少地方“吃空饷”已成潜规则。财政供养规模已经超出了当地经济发展和财力水平能够承担的范围,随之而来的就是权力乱伸手,以乱收费和乱摊派等扰乱市场。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要想真正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必须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划清行政编制和事业编制的界限。在此基础上强化机构编制的刚性约束,加大对违法违纪现象的惩处力度。这不可避免地要触及一些既得利益群体,对行政体制改革的深化也可能会遇到消解和阻挠。吃财政“闲饭”的人太多,这个实质问题早晚都得解决,三中全会既已对全面深化改革敲定时间表,有关部门应该拿出硬碰硬的态度,尽快解决这个让人民感到异常沉重的负担。(评论员 沙元森)

【编辑:杜雯雯】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