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南京加快明城墙申遗步伐

2013年11月20日 10:46 来源:南京日报  参与互动(0)

  11月19日,市委书记杨卫泽用了一个下午实地调研明城墙保护工作。“向公众开放是最好的保护。”杨卫泽强调,要以明城墙申遗为契机,做好城墙保护和周边环境提升,加快推进明城墙向市民开放,让明城墙更可见可达可触摸,实现对明城墙的永续保护和利用。

  “向公众开放是最好的保护”

  蜿蜒23公里的明城墙是现存世界上最大的城墙,经历600年风雨规模依旧,也是南京最亮丽的城市名片之一。昨日,杨卫泽来到中山门至标营门、东水关至长干门段城墙考察,现场研究明城墙的保护工作。

  “体量这么巨大的历史文物我们怎么保护?”在中山门至标营门段城墙步行考察期间,杨卫泽现场发问。他说,如果把明城墙围起来,不开放、不利用,只会加速其衰亡的过程。但是,如果把它全部开放给公众,老百姓就会感受到它的珍贵,不仅会自发保护它,还会监督他人、监督政府更好地保护。

  “开放意味着对城墙的利用。”杨卫泽说,今天城墙防御外敌、屏障城市的使命已经完成,但它已成为南京城市的象征和历史的见证,要通过开放让城墙成为市民触摸历史、感受城市的地方,从而实现对文物的永续保护和利用。

  “要让城墙更可见可达可触摸”

  随着城市的发展,原来围城的城墙已经融入城市,大部分城墙已经成为城市的内景。调研中,杨卫泽看到,不少地段,城墙被紧贴着的树木掩藏了起来,不仅挡住了人们的视线,其根系也对城墙造成威胁。杨卫泽说,保护城墙不仅要保护它的墙体,还要保护它的“风貌”。城墙的“风貌”就是“高耸”、“雄伟”,如果我们的建筑和绿化让城墙“变矮”,它本来的风貌就消失了,它的魅力也就大打折扣了。杨卫泽要求,要因地制宜精心设计,处理好绿化、城墙、墙外道路的关系,充分彰显城墙高大雄伟的身姿。

  “除了可见,还要可达、可触摸。”杨卫泽说,要做好城墙的连贯和开放,设计贯通的城墙内(外)侧慢行道、步行道,让市民能够享受绕城而行的惬意。要在不破坏墙体的前提下,在有条件的地方提供尽可能多的登临设施、休闲设施,从而让市民能够非常方便地感知历史、感受城市。

  市领导项雪龙、陆冰、陈刚参加调研。(记者 吴明亮 韦铭)

【编辑:杜雯雯】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