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北京晨报:部委败诉并不丢人

2013年12月05日 11:35 来源:北京晨报 参与互动(0)

  近十年来,国家多个部委已经陆续甚至数次被单位或个人推上被告席。但每当类似案件发生,案情进展依然会强烈地吸引着公众的眼球。当国家部委站上被告席,法院的压力也不小,近几年,国家部委败诉案件多与信息公开问题密切相关。有数据显示,国家部委涉诉的行政案件败诉率在不断下降。其中,财政部7年中3次败诉。(12月4日《法治周末》)

  一位普通律师或是普通市民,不仅能把部委送到被告席上,还能够顺利告赢。这体现了法治社会进步,体现了公权力受到有效制约的事实,因此,对部委来说,这不是什么丢人的事。

  部委成被告败诉,源于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约束政府公共权力的法律越来越多。另一方面,“现代公民”正在成长。百姓的法律意识、维权意识越来越强。只有“现代公民”越来越多,公权力才能受到更好的监督和约束,社会才会变得更美好。

  在社会中,我们甚至看到有专门主打“民告官”业务的律师事务所,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形成了对行政权力不作为、乱作为的有效震慑。退一步讲,如果我们的行政权力,处处遵纪守法,这一类的“民告官”产业也不会有存在的余地。

  “政府部门和官员永远是原告”的社会是不正常的,权力和权利是不可能对等的。于法院而言,则无须看到部委成为被告而“压力山大”。官与民、权力与权利,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有司法裁判一视同仁,社会才会更加公平,特权才会失去存在空间。而且,刚刚结束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于司法改革释放的信号,也正是要保证法院机关独立审判、检察机关公正办案。因此,部委以及更加低级别的政府部门站在被告席上,没啥丢人的——每一起“民告官”、“民告政府”案件,都在见证着社会的改良与进步。(王传涛)

【编辑:吴涛】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