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广州三大商圈均无环卫工人休息专区

2013年12月05日 12:56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环卫工人维护城市的美丽环境,城市也应该为他们建设良好的休息场所。 肖雄 吴智勇 摄

  从上周末开始,一股强冷空气袭击广州,持续的大风降温让广州进入到了真正的冬天。

  每天天还未亮就起来工作,冒着低温在一线连续作业8个小时,却拿着较低工资的环卫工人,能否吃得上热饭?能否喝得上热水?有没有一个可供他们临时休息的场所?

  近日,有不少网友通过微信、微博等平台,呼吁广州的各大商家、大型超市、车行、加油站等一切能够提供便利的地方,为环卫工人提供微波炉、取暖场所和热水,不要让这群拿着最低工资的人在没日没夜的劳作后,还在寒风中吃着冰冷的饭菜。

  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总工会主席、党组书记黄业斌前日在做客“工人在线”的访谈时表示,在针对为环卫工人提供取暖和热水方面,各级工会应该重视,工会、环卫部门以及政府相关部门将共同推动这件事情。

   环卫工人百货商场打热水曾被罚

  环卫工刘阿姨负责宝华路的清扫工作已有9年,那里人流量非常大,“有时候垃圾多得根本扫不完”,刘阿姨说。每天从凌晨4点半开始,8小时的工作时间里刘阿姨根本没有时间休息,“公司不让休息,坐在地上聊天被发现都要罚钱”。

  因为工作忙没有时间喝水,也没有存放杯子的地方,刘阿姨就会把水杯放在路边的报刊亭里,附近最近的打热水的地方是恒宝广场的茶水间,“但是只能偷偷地打热水,被抓到会被(工作人员)赶走,还有工友因为打水被罚款”。

  每天早上,刘阿姨只有20分钟吃早饭的休息时间。“我们都是坐在地上吃饭的,”刘阿姨说,“我们当然希望有个休息场所,这样就能有个吃饭喝水的地方了。”

  负责北京路清扫工作的曾文琴告诉记者,在冬天她自己会带保温杯,水喝完了就去旁边的广百百货和省财政厅打热水,都不会被阻拦。“但是青年文化宫不给打,看到了就会赶我们走。”曾文琴说,“我们每天风吹雨淋的,工作确实很辛苦,希望能够有一个休息的地方。”

  环卫工侯阿姨负责BRT岗顶站到师大暨大站之间路段的清扫工作,每天从早上5点到下午1点连续工作8小时,直到下班后她才可以回家吃饭。“我也想带饭,1点吃饭太晚啦,但是会冷掉啊。”侯阿姨说,附近没有可以热饭的地方,也没有打热水的地方,只能走很远去华师教学楼打热水,“太远了,但是没有办法”。侯阿姨告诉记者,曾经有工友想借用附近超市的微波炉热饭,但是都会被工作人员阻拦。

  三大商圈均无环卫工人休息专区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大部分环卫工人冬天都会自己带保温瓶装热水,一般情况下也不会主动去找商家借水,“我们也不想麻烦人家,不好意思”。而记者也了解到,更多的环卫工人希望能有专门的休息场所,他们多数“想休息的时候就只能坐在地上,冬天真的很冷”,一个专门供环卫工人休息的场所,才是他们最需要的。

  记者走访了天河区天娱广场、摩登百货、太古汇、万菱汇、天河广场、正佳广场等大型百货商场,以及好又多、百佳等大型超市,以及7-11、OK等便利店,发现均没有环卫工人的专用休息区,一些公司内部人员进行加热饭菜的微波炉也不对外开放使用。

  正佳广场以及天河城广场的工作人员表示,虽然商场里面没有为外面的环卫工人提供休息室,但是商场里面的卫生间旁边都有公共茶水间,“所有顾客包括环卫工人在内都可以进来打热水,我们不会阻拦的”。商场外面也有供顾客休息的凳子,“环卫工人也可以坐在那里休息”。万菱汇的工作人员则表示,“街上的环卫工人不是归我们管的,是归政府管的”。

  在越秀区北京路的百货商场和店铺,记者也都没有看到有专设的环卫工人休息室。广百百货商场内的茶水间供所有人免费使用,而青年文化宫内的工作人员称,“水是我们自己用钱买的,他们要我们也会给,但是用的次数太多就不好了”。

  他山之石为环卫工设“15分钟之家”

  今年7月,由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5所高校共15名大学生组成“情义广州环卫关爱组”,针对环卫工人的生活质量进行调研,通过访谈广州市越秀、天河、海珠、荔湾、番禺五个区共80多位环卫工人,他们发现,超过70%的受访环卫工有关节或肩膀不适、出现疼痛的现象,近六成的环卫工希望建立供水点,而45.2%的受访者则期望能够设立专门的环卫工休息站。

  在受访环卫工人中,超过三成受访者表示中午吃饭场所是在路边,他们表示,虽然灰尘大、不卫生,但已经习以为常。而对于饭盒和水杯的摆放地点,有三分之一的受访者是放在工具房;近六成的环卫工人则会将饭盒和水杯随身携带,或临时放在路边(自行车中)。

  今年8月,在成都市总工会以及当地媒体的联动下,经过爱心征集、场地筛选、考察挂牌等环节之后,为环卫工等户外工作者打造的“15分钟之家”在成都市六个主城区陆续亮相。“15分钟之家”是一个简单的5平方米左右的房间,包括一套桌椅、一台微波炉、一台饮水机、一套冷暖电器和一个应急医药箱。路过这里的环卫工等户外工作者可以喝水、热饭,也能有个歇脚的地方。让他们无论在哪里,最多步行15分钟,就可以找到一处“15分钟之家”。网友呼吁广州借鉴成都的做法,为环卫职工、交通协管员、守车员等户外工作者提供一个温馨的歇脚休息的“家”。(南方日报记者 闫昆仑 实习生 曹菲 统筹策划 谢苗枫)

【编辑:白琥】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