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拾金求报”具备法律支持和道德依据

2013年12月18日 11:16 来源:山西晚报 参与互动(0)

  北京的李女士捡到钱包并归还给失主,因为没有按照约定拿到酬金,她将失主洪小姐诉至北京市朝阳区法院,要求对方付500元。朝阳区法院已受理该案。

  《物权法》规定:“权利人领取遗失物时,应当向拾得人或者有关部门支付保管遗失物等支出的必要费用”。李女士保管、归还遗失物需要一定的时间和人力成本,需要失主给予一定的物质补偿和精神激励。更何况,酬金承诺是洪小姐主动提出;在拿到钱包后反悔,这样的言而无信,既背离了契约精神,切割了社会信任,也是对好心人的一种利益剥夺和精神伤害。

  “拾金求报”不仅具有法律支撑,也具有道德依据。在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农业社会,人们安土重迁,大都生活在熟人环境中。在血缘、地缘等纽带的联结下,拾金不昧者的“不求回报”通常和失主的“知恩图报”结合在一起,双方往往按照心照不宣的理解和约定俗成的方式进行互信互惠的社会交换,从而避免了言“利”的庸俗与尴尬。

  在社会流动迅速的当下,大多数人都生活在陌生人环境中,施报法则也就逐渐失去了原有的约束力。从“拾金不昧”到“拾金求报”,既是社会变迁的缩影,也是价值观念更新的产物。为了拿到丢失的钱包,洪小姐开出了“有奖承诺”,最后却不愿意兑现,这样的“过河拆桥”,同样不符合“好人有好报”的道德要求。

  “拾金求报”一旦落到实处,同样是一种“双赢”局面——洪小姐的钱包失而复得,李女士得到了一定的选择性激励。因此,通过法律规范来明晰施报双方的权利与义务边界,通过制度设计来确立失物归还的酬金标准,让“拾金求报”有法可依、有据可循,“拾金求报”才会得到越来越多的社会认同。(湖北 杨朝清)

【编辑:杜雯雯】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