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小区自行车棚里搭起“棚户区” 居民已反映多次

2013年12月18日 15:16 来源:北京晚报 参与互动(0)

  小区的自行车棚,成了杂货仓库和外来务工人员的临时住房,要不是门楣上一行不起眼的小字“自行车棚”,来这的人推个自行车还真不敢进。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百万庄大街2号院。按照居民的指引,记者在一个堆满啤酒、饮料以及旧三轮、破门板等各种破烂儿的地方找到了这个自行车棚。透过铁栏杆往棚内望,一堆旧自行车叠在一起。走进大棚,黑咕隆咚的,通过昏暗的灯光,可以看到门口堆着的灭火器被压在杂物下,旁边的一个大冰柜上贴着一张手写的告示:请交下半年停车费。

  棚内一个自来水龙头正在哗哗地流着水,也没有人管。靠西部中间的位置堆了一些自行车,也就占了大棚的四分之一,但棚内能下脚的地儿并不多,电炉子、燃气灶、冰箱、电暖气、洗衣机……俨然就是一个生活区。

  记者注意到,棚内隔出了很多小房子,还住着人,一间小房的门上还写着“仓库”二字。一位妇女走出房门去洗衣服。

  “这里改住人了吗?”记者问道。

  “不知道……”妇女警觉地回答。

  听到有人问,另两个房门开了一条缝儿,有人伸出头看了一眼,马上关上了门。

  小区内一位老住户告诉记者,虽然这个自行车棚有300多平方米,但很多居民根本不敢往里面存放自行车,即使有胆量放进去,也会被砸坏,“因为住在这里的几十人不想让我们存车”。

  居民们告诉记者,车棚里搭了17间简易房,上个月又加盖了一间,每间房月租金是四五百元不等。简易房里住了几十个外来务工者,吃喝拉撒都在车棚里。到了晚上,存车处就关门上锁,有些居民怕失火,只好把自行车放在楼门里。

  走出自行车棚,记者碰上一位70多岁的居民。老人说,这些问题已存在好几年了,反映了很多次也没有解决。“这哪还是自行车棚啊,就是一个自行车棚里的棚户区”,说着,老人叹口气走了。

  记者在小区内转了一圏儿,发现每栋楼、每个楼门前,或多或少都停着几辆自行车。小区公共区域成了自行车场,专用的自行车棚却成了“民房”,不知这种状况会持续到哪一天……

【编辑:王硕】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