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解放日报评论:政府归位才能有新突破

2013年12月20日 14:57 来源:解放日报 参与互动(0)

  新一轮上海国资国企改革,核心是以国资带动国企改革,即从过去管国企为主向管资本为主转变,更好地体现国有资本出资人的角色。如何“管”,是一篇大文章,这是改革的核心,其实质在于必须界定政府监管职能,实现政企分开、政资分开。

    国有资本属于国家所有,由政府代表国家行使管理职能,因此政府理应是资本营运机构的出资人。出资人享有的权利包括资产收益权、重大决策权、经营管理者选择权等,除此之外,不能干预企业内部事务。然而,长期以来,政府的出资人角色并没有扮演到位,相反,却频频插手本不该由它管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导致企业无法完全享有经营自主权,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常常因此而被扭曲。此次国资国企改革20条意见将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从行政管理关系转变为出资人与投资企业之间的关系,“管多、管少、不管”并举,明确彼此的职责。管多,就是凡和出资人有关的事情,严格地管起来;管少,就是少管人事,特别是竞争类企业;不管,就是把企业内部事务完全交由企业。这样就把过去越位、错位的归位,为企业松了绑,使其能更好更主动地面向市场。

    让企业真正成为市场主体,具体的实现形式就是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上海国资国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可行的最佳方式就是成为公众公司、实现整体上市,这将有利于国有资本放大功能、保值增值、提高竞争力。这就要求我们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不是简单地把国有企业一卖了之,更不是照搬照抄其他模式。上海需要的“混合”,是通过国有资本的有序进退,该独资的独资,该控股的控股,该参股的参股,该撤退的撤退,优化国资布局和结构,通过投资主体多元化,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要管好国资、激活企业,必须牢牢抓住统一管理、分类监管这个关键环节。强化国资的统一集中管理,目的在于实现国有资本的有序流动,做到既放虎归山,让企业回归市场,又放水养鱼,使国有资本收益投向民生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调整发展领域。“20条”将国有控股企业分为竞争类、功能类和公共服务类。这种分类方式告别了以往的“一刀切”监管模式,对企业实施个性化、精准化管理。“进大院、跨小门”的分门别类法,在激发企业内在活力的同时,也理顺了机制,企业运营更加有的放矢。

    新一轮国资改革是上海对如何让市场经济规律在国资国企的运行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探索。我们必须抓住其中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改革突破,走出上海深化国资改革、促进企业发展的新路。(本报评论员)

 

【编辑:柳龙龙】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