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治雾霾 争论不如行动

2014年01月02日 15:42 来源:新民晚报 参与互动(0)

  直到现在我依然觉得,“霾”才是最恰切的2013年度汉字。在刚刚过去的这一年,我从南到北走过不少城市,但不同城市的空气都带着相似的气味,这完全是雾霾天的功劳。两三年前,“雾霾”这个词还很少出现,但如今它已成为与阴晴雨雪一样寻常的气象术语。

  糟糕的现实让我们的生化知识越来越渊博,也让环境治理成了当前社会的一种主流共识。但问题在于,人们对于治理环境的路径似乎仍有较大分歧。比如,此前有不少专家将汽车尾气视为制造雾霾天的罪魁祸首,但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专家日前发布研究报告则称,导致北京地区雾霾的6个重要来源中,汽车尾气所占的比例不到4%,远远低于工业污染、燃煤、生物质燃烧等因素。

  这一结论引发了如潮争论。有网友据此认为,许多城市的汽车限购、限行政策以及征收排污费的做法,都应该马上叫停;有学者则条分缕析地驳斥中科院专家的研究报告,坚称这份雾霾成因研究的成果站不住脚,有可能误导公众。

  不同研究者之间充斥着各种专业术语的论战,对绝大多数普通百姓来说都像神仙打架一样看不懂。北京、上海、广州等地都饱受雾霾困扰,但不同地域的具体情况却可能千差万别。在实验室里纠结于所谓的“雾霾成因”分析,即使在学理上有研究价值,在实际的环境治理中也可能显得过于“学院派”。

  雾霾治理理论与现实的错位,生动地凸显了公共治理领域的一些典型问题。现实中有不少的研究者和决策者,在公共治理中都怀有某种脱离实际的乌托邦情结,仿佛所有问题都能找到解开谜团的线头,然后只需轻轻一拉就能精确无误地“毕其功于一役”。无论是投入大量人力财力研究交通拥堵的成因、择校成风的成因,还是如今给雾霾难题把脉问诊,无非是想找到一把能直接拨动锁芯的钥匙。

  可是,转型期中国的绝大多数问题都不像“1+1=2”那样简单,它们往往是众多复杂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而且会随时间与空间的变化而呈现出不同侧面。如果不能意识到这种复杂性,依然坐等能“毕其功于一役”的治理方案出现,最终结果很可能是受困于观念的“雾霾”而寸步难行。正因如此,与其坐在那里争论我们需要哪把,倒不如行动起来,在实打实的探索中找到能打开门的那把钥匙。

  脚踏实地的行动,永远比无谓的争论或什么都不做更值得赞赏。以此来看,不管是越来越多的城市通过控制汽车尾气排放的方式降低PM2.5含量,还是北京探索人工消减雾霾技术,抑或其他城市尝试产业结构调整和工业转型升级,都是值得鼓励的真行动。推而广之,在交通治理、教育改革等命题上,最好也应尽快驱散观念的“雾霾”,用真正的行动和改革,来赢取看得见的改变。(汤嘉琛)

【编辑:柳龙龙】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