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南方日报:与其关注公务员下海 不如聚焦企业家从政

2014年01月06日 10:06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新年伊始,广州国际健康产业城管理委员会主任覃朗辞职下海的消息,让公务员下海的话题再次火热起来。

  据公开报道,过去半年,广州共有4名有一定级别的官员辞职,转战企业,其中不乏被外界视为颇有潜力的官员。一方面是“考公”一族“千军万马挤独木桥”,想进入公务员队伍,另一方面却是体制内的官员放弃众人眼中的“金饭碗”,寻找另外的发展平台。二者形成的强烈反差自然会引发公众的关注,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

  回看历史即可发现,官员“下海”在国内已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情。自改革开放以来,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90年代初和2000年前后已先后有过三次官员“下海”浪潮。

  最典型的案例是近年被贴上一个集体标签的所谓“92派”。1992年,大批在政府机构、科研院所的知识分子受南巡讲话的影响,纷纷主动下海创业,形成了以陈东升、田源、郭凡生、冯仑、潘石屹、易小迪等为代表的企业家,成为中国市场经济的探路者。而在今日佛山为数众多的民营企业之中,也可以发现不少企业家曾拥有“官员”的身份。如家电巨头格兰仕董事长梁庆德曾是顺德县桂洲镇工交办公室副主任、广东环球制药董事长徐铁峰曾官至容桂镇镇长等。

  实际上,官员“下海”是中国市场化改革的一个必然产物。在计划经济时代,所有人都生活在体制之内,除了“单位”,并没有其他的出路。而市场化改革让中国社会出现了诸如民营企业等各种新型社会组织,从而为各种人士从体制内向体制外流动提供了新的空间,官员只是其中一种身份而已。

  这种人才的正常流动现象在其他地区和国家也颇为常见。譬如香港也有不少高官辞职下海的案例。因此,将其作为一种现象来议论并没有太多必要。对公众和政府来说,更应该关注其辞职之后的作为,是否会运用昔日的权力作为生意场上的筹码,进而干扰或影响市场经济的公平与公正原则。

  当然,笔者也不赞成大规模的流动,因为行政是需要技术的,需要有一个稳定的公务员队伍。我国与其他国家不同,没有政务官和事务官之分,大规模的公务员流动势必会影响公共服务的质量。

  事实上,与其关注官员“下海”,不如聚焦企业家“从政”现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而要在市场经济中正确发挥政府的作用,首先就必须正确了解市场运作的规律和企业的需求。正如佛山一些官员所指出的,企业家天天在商海中摸爬滚打,才是市场运作的专家。从这个角度看,打开企业家“从政”的通道,是有利于推动市场化改革的。

  佛山就是这样一个典型案例。南方日报在上月盘点佛山改革经验时就发现,从上世纪80年代的卢瑞华,到后来的钟光超、梁绍棠、黄龙云、林元和,再到近年的陈云贤、李贻伟、刘悦伦,这些佛山“掌舵人”基本上都有在企业任职的经历,为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互补关系提供了非常好的经验借鉴,造就了今日佛山蓬勃发展的市场经济。(张和鸿)

【编辑:吴涛】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