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经济“换挡”谨防民生“掉挡”

2014年01月06日 10:14 来源:新华日报 参与互动(0)

  又到一年慰问季。为安排好困难群众生活,省民政厅日前会同省财政厅专门下拨专项资金2.4亿元,为全省240万城乡低保对象、孤儿等5类人群发放每人100元的元旦、春节节日补助。区区百元,虽然不多,但越是经济“换挡”,关注民生改善的工作导向越是值得肯定。

  刚刚过去的一年,全球经济发展遇到诸多困难和挑战。在各地各部门的努力下,我省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人民生活继续改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社会保障水平和统筹层次稳步提高。根据中央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2014年国内外经济环境仍然比较严峻复杂,经济处在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等“三期叠加”阶段,财政收入和居民收入增长会受到一定影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刚性支出增长较快,改善民生的压力还会持续加大。经济“换挡”如何谨防民生“掉挡”,这是摆在各级领导干部面前的一道现实考题。     

  2013年,我省加大了对民生和社会领域的投入力度,全省公共财政支出的75%以上用到了保障改善民生上,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月人均提高到2027元,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人均最低标准提高到每月80元,城乡低保人均标准分别达到每月487元和412元,新农合最低筹资标准提高到人均350元——这一连串数字说明,经济“换挡”期,民生能不能实现“稳挡”,关键是执政理念有没有坚持民生优先,是财政支出有没有坚持向民生倾斜。江苏经济多年快速发展,财政盘子相对较大,回旋腾挪的空间也相对较大,只要运筹得法,坚持把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到改善民生的刀刃上,就能实现民生“稳挡”。

  干部过紧日子,群众才能过上好日子。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成为过街老鼠,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公车私用等现象明显好转,行政成本有所降低。不久前,无锡市把“三公”经费上压降出来的钱用到慰问困难户上,向1600名困难户发放1600万元慰问金,在经济“换挡期”,各地就应该像无锡一样,宁愿让干部过紧日子,也要把不该支出的经费压减下来,把省出来的钱用到改善民生上。从目前各地报道的消息看,“三公”经费少的声称“压缩了15%”,多的压减幅度达30%,如果把这部分资金用到改善民生上,民生就不会“掉挡”。

  当然,做好经济“换挡期”的民生工作,也要坚持实事求是。中央提出,做好民生工作必须“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正确处理好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的关系、尽力而为和量力而行的关系、基本和非基本的关系。保障和改善民生,政府的职责是保基本、保底线,而不是大包大揽。越是经济“换挡”,财政支出越要讲究科学、精准、高效,越要优化结构,用好每一笔资金。为了守住底线,该花的一点都不能含糊,对于超出基本公共服务范围的那些支出,则要严格把关。

  最近,各市、县相继都将召开“两会”,盘点收支,盘算家底,谋划新一年的各项工作,是“两会”的重要议题。掂量自己的“钱袋子”,各地要科学谋划,合理支出,松紧有度,把该投到民生的钱投到位,确保经济“换挡期”民生不“掉挡”。(刘庆传)

【编辑:杜雯雯】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