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华西都市报:理性看待“以人查房”仍为禁区

2014年01月06日 12:58 来源:华西都市报 参与互动(0)

  国务院已要求国土部在2014年6月底前出台《不动产登记条例》。为此,国土部目前正着手起草制定不动产统一登记的法律法规草案和相关规章草稿,并编制相应技术标准。不动产登记条例制度设计中,将增设查询服务,但将限制在此前的法律法规范围内,备受争议的“以人查房”,或仍为“禁区”,被严格限制。(1月5日《新快报》)

  不动产登记是一项重要的物权制度。然而,房产是个人财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诸多落马官员都倒在房产上,房产信息查询在当下中国被公众赋予了更多的意味,承担了民间反腐功能。所以限制“以人查房”屡受舆论炮轰。

  其实,在房产信息查询领域,公众知情权和公民隐私权之间存在着天然矛盾。各国房屋登记信息公开制度无不是这对矛盾博弈的结果,一般都限于一定条件下的“以房查人”,“以人查房”更受到严格限制。如果“以人查房”无条件解禁,势必为个人信息泄露打开新途径。官员固然需要接受民众的监督,但这种监督只能针对官员是否廉洁,体现在房产领域,就是有多少房,价值多少,是否合法所得。而具体坐落何处、门牌号多少,则也应纳入隐私范围,不宜一刀切地向各界公开。

  但公众对于官员财产公开望眼欲穿,这个合理诉求一直没有得到充分满足。禁止“以房查人”意味着民间反腐少了重要途径,这就更需要制度反腐向前迈出更大步伐。这首先在于建立并完善官员财产申报制度,通过硬性的制度约束,将官员财产置于公众监督之下,并对财产申报主体范围、财产范围、受理机构、虚报惩罚机制予以明确。

  同时,房产信息实现全国联网也已是大势所趋,主动调查官员财产将越来越不是一个技术性问题。除了官员主动申报财产外,也应该适当扩大各级纪检监察部门的主动出击权能,不能只等到官员被刑事立案或者被双规了,才能开展官员财产调查工作。(特约评论员舒锐)

【编辑:吴涛】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