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福州“两会”:鼓励民营资本投资公租房建设

2014年01月06日 14:06 来源:福州晚报 参与互动(0)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14年新开工建设7850套保障性住房,力争建成8000套保障性住房’,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公租房。”昨日,市人大代表陈长钦介绍。为了加快公共租赁住房建设,解决更多群众的住房问题,他和一些代表共同提出了《关于加快推进民营资本投资公租房建设的建议》。

  现状政府鼓励企业参与公租房建设

  陈长钦等代表提出的建议有着相应的政策背景。

  目前,我国的许多城市都出台相关政策引导、鼓励企业投资建设公租房,我市也在2013年7月出台了这方面的政策:根据《关于支持和鼓励企业投资建设公共租赁住房的若干意见》,按照“政府引导、政策扶持、企业运作、规范管理”的原则,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在外来务工人员集中的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引导各类投资主体建设公租房,面向用工单位或园区就业人员出租。

  与此同时,去年12月23日,市委十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通过的《中共福州市委关于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意见》中也提出,要大力发展公租房,合理引导企业和其他机构参与公租房的建设和运营。

  此外,根据《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实施情况中期评估报告》,在之后的两年里,福州要完善多层次的住房供应体系,引导企业和其他机构参与公租房的建设和运营,进一步扩大保障覆盖面。

  缺少细则未能落实好

  尽管企业投资公租房建设有诸多政策的支持,但事实上,由于缺少相应的实施细则,致使这一备受社会关注的惠民政策未能很好落实。

  “我还有个身份,是市工商联的副主席。”陈长钦介绍,自福州出台了鼓励企业投资建设公租房的政策之后,不少民营企业家表示有计划加入到投资公共租赁住房的行列。因为,这不仅是企业对多元化发展的需求,同时也是企业对自身承担相应社会责任的考量。但有企业在响应这一政策的过程中,却遇到了一些难题。

  记者了解到,我市一家科技园区有企业200多家,企业员工人数近两万人。这些员工大多数为外来人员,住房已成为该园区引入人才的首要问题。有民营企业为此向该区申请投资建设公租房,尽管这一申请得到该区的重视和肯定。但该区相关部门表示,由于目前只有市里出台了鼓励企业投资建设公租房的政策,还未出台配套的实施细则,导致他们在实践操作中无从下手。

  代表声音

  政府投入资金作为企业投资回报

  “应当看到,在市委市政府加大力度建设保障性住房时,公租房成为保障性住房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占的比重越来越大。”陈长钦指出,公租房不同于经适房、限价房可通过销售回收成本,其“只租不售”,收益远低于市场平均水平,需要更多的沉淀资金。

  陈长钦认为,这么大规模的建设投入,单凭政府的“一己之力”难度不小。如果投入不足,会造成公租房建设进度缓慢,直接影响到保障性住房体系的实施与完善。所以,要鼓励企业参与到建设、经营管理等环节中,形成政府调节、民资投资建设的市场化合作模式,来保证公租房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如果能够拓宽投融资渠道,使民间资本参与到公租房的建设中,将政府投入的少量资金作为企业投资回报的一部分,就可以在财政杠杆的作用下,数倍地放大公租房的投资规模,从而加快我市公租房建设步伐。”陈长钦说。

  公租房应照顾外来工

  “建议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尽快出台有关鼓励企业投资公租房建设的实施细则,使相关承办单位有章可循。”陈长钦等代表在建议中指出,对本地户籍人员,现在已经有许多住房保障政策了。但对于非户籍人员的住房问题,尤其是一些外来务工人员,住房问题的解决办法却不多。公租房应向这部分人开放。因为城市不仅需要大量高端人才,同样也需要大批普通劳动者,特别是餐饮、酒店、零售、家政、物流等服务行业的劳动者。

  陈长钦等代表还建议,福州的民营经济活跃,民间资本充足。关键在于政府部门出台科学、合理的配套政策,来引导和鼓励更多的民间资本进入公租房建设领域。比如在规划、土地以及金融等方面,享受相应的政策扶持,让审批顺畅快捷,那么,必将会有更多的民营企业加入到建设公租房的行列,为全力推进福州新区开放开发,在更高起点上,加快建设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作出应有的贡献。

【编辑:柳龙龙】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