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合肥今年将建功能齐全避难所 每个能容纳10万人

2014年01月08日 15:26 来源:合肥晚报 参与互动(0)

  记者昨天从合肥市人防办获悉,合肥市将于今年内开建1-2个能容纳10万人左右的应急避难场所。

  灾害来临时,居民的安全如何更好保障?今年,合肥将开展疏散地域(基地)建设规范年活动。据悉,疏散基地及应急避难场所内,将设指挥机构、通讯设备等,人口疏散安置方案也要做好。

  市人防应急指挥通信保障处负责人告诉记者,市内将按照市级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疏散地域进行选址、论证、规划、审批等前期工作,“今年年内开工建设1-2个点,每个点能容纳避难人员10万人左右。”县(市)区级相比较要低一点,“每个点容纳避难人员也至少得2万-5万人,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其中的硬件设施也要保证,如指挥机构、通信保障组、物资保障组等必不可少。”据悉,目前肥东县白马山利用林场作为避难场所已初见规模。

  按照城市整体规划,城市的地下交通干线以及其他地下工程的建设,既要兼顾到人防需要,也得兼顾到生态文明建设。“也就是说,一两年后合肥市将建成的地下轨道交通工程,在特殊情况下可以作为临时避难场所。”市人防办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根据合肥市“十二五”规划修订案,各县(市)、开发区和规模较大的镇将开展城市地下空间平战综合利用规划试点,特别是巢湖、庐江、长丰三个副中心城市区域,即将率先启动人防工程专项规划编制。

  该负责人告诉记者,除了在规划上,地下空间将不仅局限于平时用作停车场的功能,还将在开发利用方面鼓励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人防建设。“目前,正在计划利用某外资公司来我市投资地下空间的契机,合作建设市政务区绿轴地下三层50万平方米的人防工程。”

  据了解,各县(市)区在结合旧城或广场改造上,也主动选址建设公共人防工程,充分开发利用现有的人防工程,为城市防灾减灾、发展经济和方便群众生活服务。

  今后,合肥的一些居民将在广场、自家小区等地的醒目位置,看到一个电子屏,上面有天气预报。市人防即将积极推动融防空防灾、公益宣传、服务群众生活等功能于一体的多媒体多功能警报系统建设。

  “其实这种报警系统通俗地说就是同时具有报警和宣传双重功效的电子大屏幕。”该负责人介绍说,这种电子屏一般安装在如小区广场等一些人口密集的区域或路口,平时发布一些人防应急知识、重大信息发布和天气预报等信息,战时或重大灾害期间将发布警报讯息。 (宋功山 本报记者 王峰)

【编辑:李欢】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