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新华日报:销毁象牙唤醒道德消费

2014年01月09日 10:37 来源:新华日报 参与互动(0)

  1月6日,国家林业局和海关总署在东莞市举行“执法查没象牙公开销毁活动”。在粉碎机的强力粉碎下,6.1吨象牙变成了一堆堆碎末,这是中国首次公开销毁执法查没象牙,彰显了中国政府以实际行动履行国际条约,做负责任、有担当的大国,在国际舆论中几乎得到一致好评。可在国内舆论场上却引来不少非议,甚至被批评为“懒政”,“浪费”、“胡来”、“可惜”之声也很响。形成这种看法反差的原因之一是,道德消费在我国过于薄弱。

  什么是道德消费?先举一例,伦敦奥运会,阿迪达斯是最大赞助商之一,但曾被曝是“血汗工厂”。在男子百米决赛之后,抗议者将反对阿迪达斯的口号“剥削:在这里不可以,在哪里都不可以”,投影到奥林匹克公园的一栋高楼上,散场时8万人抬头可见。干这事的人不是与阿迪达斯有私仇,而是认真固执的道德消费者。他们对商品的道德(其实是经营管理者的道德)很计较,甚至只消费那些有道德的商品。

  有人认为,当下在我国大谈道德消费为时过早,它是发达和富有国家的洋玩意,是消费思想和实践中的奢侈品。在昨日对销毁象牙的批评声中,就有这种说法的影子。但实际上,人们的经济行为不能简单地用个体的功利得失来计算。一个好的社会,除了利益交换,还需道德维系。现代社会的消费不仅是一种自我满足行为,也担当着公共道德之责。这几年,道德消费在我国也在快速成长。如现在大多数人选择利用可再生能源的产品,购买环保节能型家庭用品,拒食鱼翅和熊掌等,还有社会对名人穿皮衣的批评,对缺德艺人作品的反感,象牙收藏也受到指责,甚至,在人们对公款大吃大喝及私人会所的厌恶中,也有道德消费的觉悟和渴望。对这种趋势,应该积极鼓励和推动,这不仅可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也可倒逼商家和社会更加注重道德建设。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次销毁象牙就是对国人道德消费的大声呼唤。(顾德宁)

【编辑:杜雯雯】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