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雪龙号”26岁通讯工程师:四年经历六次极地科考

2014年01月14日 14:05 来源:齐鲁晚报 参与互动(0)
“雪龙号”26岁通讯工程师:四年经历六次极地科考
 李铭剑在第29次南极科学考察中(资料片)。

  近日,关于“雪龙”号救人再自救的消息,引发全球关注。殊不知在这艘功能齐全的破冰船上,还有一位章丘的“80后”小伙李铭剑,他的消息始终牵动着家乡父老们的心。1月13日,记者特地赶赴李铭剑家,看到了他从“雪龙”号上发回报平安的电子邮件。

  大三时成为赴美国交流生

  2012年,李铭剑作为中国第四次北极科学考察队暨“雪龙号”科学考察船上的成员,已经引起家乡父老的广泛关注。记者了解到,1988年出生的李铭剑是章丘五中2006届毕业生,当年凭借优异的成绩考取了上海海事大学,专业是航海技术。大三期间,他凭借过硬的综合能力,成为上海海事大学首届赴美国马萨诸塞州海运学院的交流生。2009年11月,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到上海海事大学招聘专业人才,李铭剑作为学校里的两名推荐生成功进入全国竞选中。经过层层考核,2010年4月,李铭剑被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正式录用。

  2010年参加工作以来,“80后”小伙李铭剑参加了中国第四次北极科考、中国第五次北极科考、中国第二十七次南极科考、中国第二十八次南极科考、中国第二十九次南极科考和中国第三十次南极科考。四年里,李铭剑经历了六次极地科普考察。

  担任网络通讯工程师,保“雪龙”号通信畅通

  记者了解到,在本次中国第三十次南极科考中,李铭剑担任了网络通讯工程师的工作。他在邮件中提到:他平时的事情并不多,但遇到突发事件时,自己的岗位往往非常繁忙,不仅要保证内部通信畅通,还要确保对外通信畅通。

  记者了解到,本次“雪龙”号被困主要是因为走上了高纬度海域营救俄罗斯科考船,当时“雪龙”号正在执行太平洋考察,2013年12月25日圣诞节当天凌晨四点多接收到遇险报文,随后便改变在低纬度海域航行的航线,走上高纬度海域进行救援,经过各方面的努力,最后俄罗斯科考船上的52名船员全部被救援到了“雪龙”号上。救援很成功,但是“雪龙”号在离开时却遭遇了气象变化,附近海域的冰层加厚了,破冰船不能破开,导致“雪龙”号救援后被困,随后,在70小时后“雪龙”号又成功自救。

  在这次“雪龙”号营救俄罗斯客船后被困又自行脱困期间,国家海洋局多次举行电视电话会议,李铭剑都要在现场准备设备,确保会议期间线路通畅。另外,在此期间船长不仅要保证自身安全,而且需要协调俄、法、澳的破冰船进行联合行动,连续几天船长几乎一直留宿在驾驶台,李铭剑在船长授权的情况下,还需及时替看船长查收邮件,许多邮件和报文都交由自己处理。

  母亲始终支持儿子远航

  “儿子从小就萌生了男子汉要远航的想法。”李铭剑的母亲胡祚云告诉记者,每次儿子去极地考察自己都很担心,但只要孩子愿意,自己会始终支持孩子远航。随后,记者在一间小卧室里看见一台笔记本,上面全是关于“雪龙”号的相关信息。  “这台电脑24小时开机,就是为了等孩子的消息,有时我会半夜起来查看有没有邮件,关注‘雪龙’号有没有最新动态。”胡祚云说,考虑到孩子工作的特殊性,她不会主动去联系,每次都是孩子和她联系。记者了解到,在得知“雪龙”号被困后,李铭剑的老师和同学都向李铭剑的母亲发来短信,大家都会时刻关注“雪龙”号的相关信息。

  “看到‘雪龙’号成功突围的消息后,自己心里甭提多高兴了。”采访中,李铭剑的舅舅正好来看望胡祚云。他告诉记者,在看到国家主席、国务院总理和全国人民都在关注“雪龙”号时,自己就放心了很多,认为“雪龙”号一定能顺利突围。“孩子能为国家贡献自己的一点力量,我也觉得很骄傲。我们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孩子能平安回国。”李铭剑的舅舅说。在邮件中,李铭剑也表达了对父老乡亲的感谢,同时向家乡人民拜了早年。

  记者了解到,“雪龙”号在完成对俄罗斯受困“绍卡利基斯院士”号营救后,1月13日上午已达到位于罗斯海的维多利亚地。目前,“雪龙”号正按照原计划进行新站选址考察。(记者 支倩倩)

【编辑:杜雯雯】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