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浙籍侨商“两手抓”商机:稳海外市场 应浙商回归

2014年01月16日 20:3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浙籍侨商“两手抓”商机:稳海外市场应浙商回归
浙江省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开幕。 徐乐静 摄

  中新网杭州1月16日电 (记者 徐乐静 实习生 钱德怀)对浙江籍的侨商而言,浙江是家乡,根在这里;海外是居住地,身在那里。两地如人的左右手,失去任何一个都舍不得。在浙江省“两会”期间,身为浙江省政协委员的侨商们回杭州参政议政,他们一起探讨国内外形势,分析海外投资环境及“浙商回归”的商机。

  浙江省政协委员、俄罗斯华侨华人联合会会长、俄罗斯盛安有限公司董事长虞安林在小组讨论时谈到,目前,在俄罗斯经商是这些年来最好的时期,侨商在当地的投资环境十分稳定。

  “俄罗斯和平统一促进会与俄罗斯华侨华人联合会,这两个社团进行了合并,目前俄罗斯境内34个社团加入。”虞安林表示,两个大会合并之后能够形成一个牵线搭桥的作用,更好地规范经商环境、服务华侨华人。

  与俄罗斯形成差别的是西班牙。去年西班牙经济低迷,加之此前“高平事件”后当地对侨商的经营方式存在一些不满,导致侨商的处境较为困难。

  浙江省政协委员、西班牙中贸公司董事长徐松华告诉记者,此前有不少侨商对西班牙的经济环境有所担忧,将产业转移回国内。不过如今西班牙当地的经济在逐渐复苏,侨商的投资环境也在稳定,一切慢慢地“雨过天晴”。

  “危机同时也是商机。”徐松华如是说。

  据他透露,响应“浙商回归”政策的侨商们也放弃了老式的投资方式,思想有了转型升级。养老产业、旅游产业、环境保护等成了投资的“新宠”。

  浙江省政协委员、迪拜中国商品城、迪拜中国轻工业城董事长陈志远现在的事业重心回到了温州老家,他告诉记者,目前他在迪拜的事业已经比较稳定,而他希望回到家乡做一些投资。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陈志远有意在教育、养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进行投资。

  当部分侨商徘徊在拓宽海外市场,或响应“浙商回归”的十字路口时,列席浙江省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的法国华侨华人爱心会所主任、法国卡丽娜公司董事长徐乐平有自己的看法。

  他认为,“浙商回归”不能一刀切,应以侨为桥,平衡“走出去”和“请进来”。对于在海外发展的侨商,家乡应多给予支持与帮助,令其发展越来越好,如此才有资金回乡投资。而浙江各个地市的政府部门,在号召“浙商回归”时,也应该因地制宜地准备好项目,做好服务。(完)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