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陋习式年俗当进历史垃圾箱

2014年02月07日 11:27 来源:海口晚报 参与互动(0)

  家住山西晋中的詹女士今年春节过得很不爽,本来应该合家团圆的春节,却因“除夕不能回娘家”的陋习,离婚的她带着孩子在宾馆过了一个除夕。记者采访发现,一些过年老习俗不但没能增加年味儿,却给很多人带来了烦恼。(据《京华时报》)

  年俗作为一种文化需要得到传承,否则传统的东西就会逐渐失去。在西风渐进的情况下,如何保有年味也是一个现实命题。但很多年俗又是特殊时代所产生的,发展到现在已跟不上形式的要求,有些甚至是种陋习和恶习,如大量派送红包以及产生于农耕时代的燃放爆竹。至于在其他方面,一些年俗更是荒涎不经和具有迷信倾向,至于“除夕不能回娘家”的陋习更是极为荒唐,让“常回家看看”之路充满尴尬。

  让离婚的女儿在宾馆过除夕,一方面是不人性的表现。除夕是团圆之日,一家人应当聚在一起吃团圆饭,然后一起迎接新年的到来。然而受传统陋习的影响,导致回家看望父母的离婚女儿和孩子,却失去了这样的机会,团圆变分离有违基本人性;另一方面则透露出对离婚女性的歧视,这种家庭和社会性的偏见,无疑弱化了女性的社会地位,与主流价值背道而驰。

  过一个文明而现代的春节,就必须进行移风易俗,对一些传统年俗进行新的改变和革新。积极向上的要进行继承和发挥,比如给老人的“孝心红包”,比如常回家看看的过节主题,比如浓浓的乡愁等动力,都应当给予传承;而对于一些过节的方式,比如近年来的攀比之风,大吃大喝之风,大请大送之风和日益泛滥的赌博之风,都应当对其进行整肃,用主流文化去进行改变和替代,让过节的形式更加多元、丰富、文明、现代和精彩。

  陋习式年俗当进“历史垃圾箱”,一方面是要对负效应形成全民共识,并充分认识到移风易俗的重要性,增加自觉参与的社会厚度;另一方面要用新的习俗进行替代和改变。可喜的是,这一局面正在发生着悄然的变化,比如春运压力下催生的“反向探亲”悄然兴起,微博、微信和自拍视频等时尚拜年方式正越来越多地走进人们的生活,从大吃大喝赌博成风到请人锻炼、结伴出游等。总之,不管过节的方式如何变迁,但只要我们坚守过年的底色,传统春节就一定会过出与时俱进的现代意义。(堂吉伟德)

【编辑:柳龙龙】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