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让新市民有“家”的感觉

2014年02月11日 09:27 来源:长江日报 参与互动(0)

  春节一到,熙熙攘攘的城市总是变得有些冷清,这几天开始随着我们这些生活、工作在城市里的“乡里人”返城,城市才变得有些味道,慢慢地恢复平日的生机。此时我们似乎更能理解莎士比亚名言“城市即人”的深刻内涵。

  人是城市的细胞,又是城市的灵魂。人赋予城市活力、魅力和创造力。一个好的城市一定是包容、友善的城市,把人当人的城市、把每一个人都当人的城市。这里的“人”既包括常住人口,也包括外来人口、流动人口。在以人为本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的今天,“市民”的概念也应与时俱进,把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异地来本城创业者等称之为“新市民”无疑是一种进步。然而,新市民享有城市居民同等待遇之路依然漫长而艰辛。

  笔者有些亲戚朋友在武汉打工,是名副其实的“农民工”。尽管他们在武汉多年,甚至在武汉买了房、安了家,但从来没有把武汉视为“我们这座城市”,更别提把城市当“家”了。这倒不一定是武汉本土人“吃生”的缘故,或许是存于每一个人心中的家乡情结使然,更大的概率是我们的城市并没有给予他们一些温暖的感觉。听他们讲,除了办暂住证、办计生证件等有人主动上门以外,其他诸如社保、医保、小孩上学等事关个人切身利益的事,大都需要到处求人咨询和办理。当然,如果他们居住的地方发生了什么案件或出现了什么不稳定因素,那时上门者还是络绎不绝的。

  当一个人贴上“外来人口”或“流动人口”的标签之时,他在这个城市生活、工作和办事或多或少地要被异类的眼光检视,他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对城市产生好感的。人的记忆是一种选择性记忆,痛苦的事情总是比愉悦的事情更容易铭刻在心。当被歧视的经历难以忘怀,负面情绪势必油然而生,严重的话就会积淀为对城市的仇视。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我们的城市要让人记得住乡愁,就得让新市民忘记“乡仇”。

  春运“大迁徙”的实质是什么?我以为是每一个人寻找家的感觉、乡的记忆。尽管历程艰辛,但倍感温暖。如果我们的每一座城市都能让新市民体验到“家”一般的温情,春运大潮或许会渐渐退去。遗憾的是,我们认识得还不深、做得也不够。

  管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双因素理论,说的是,人对于外部激励的心理表现并不是简单的不满意与满意两种,在两者之间的连接地带还有一种心理状态叫做“没有不满意”。比如,实施了多年的外来人口暂住证制度退出历史舞台,居住证全面取代暂住证。这一改革在有些人看来应该会让外来人口感到满意,实际上暂住证本身就是一种歧视性管理,取消它只能消除外来人口的不满意,即只能让外来人口“没有不满意”。要让外来人口感到满意,就得有就业、教育、医疗等方面同等待遇系列配套制度的跟进。时下,一些改善新市民待遇方面的诸多政策措施,只是在消除不满意上做文章,要真正让新市民满意还得继续深化改革,在公共服务均等化上下真功夫。

  新年祈愿大武汉能够早日成为一个1000多万人的大“市民之家”。(作者为公务人员 方 言)

【编辑:杜雯雯】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