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停建楼堂馆所:“衙门”的脸面不在于大小

2014年02月11日 13:12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自中央先后出台“停建楼堂馆所和清理办公用房通知”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后,各地不断传来限建清房的“好声音”。中央国家机关86个部门和单位清理腾退办公用房365万平方米;山西清理超标办公用房64万平方米,1.5万余个项目被停,等等。继公务出国、公车、公务接待之后,浪费严重的豪华超标“官衙”,成为社会关注的“第四公”顽疾。然而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地方在当前的“清房改革”中仍遭遇“应付式”清理,出现了“水过地皮干”式的“假改革”苗头。为应付上级,局长、副局长搬到处长办公室,处长搬到科员办公室的情形屡见不鲜。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官场的千年积习要想一日改变,自然是与虎谋皮。但“法乎其上,得乎其中”,要求严格点,从实际效用来看,总归能够起到正面作用。一些本来想大建特建的终止了,一些想富丽堂皇装修的也变简单装修了,一些楼堂会所大建之风被遏制住了。至于旧的政府办公大楼以及办公室的调整,看起来似乎有一些不近官情之处,但至少大家有了一个详尽的标准,按照标准形式来办事,而不能由着性子来、由着官员个人喜好来。

  对于一个政府来说,真正的威严不在于办公大楼有多巍峨、市长的办公室有多豪华,而在于为老百姓办了多少实事,提供了多少应该提供的公共服务品。如果发展需要,政府大楼的大小并不是问题。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的政府大楼是造型大气优美的标志性建筑,但是,这些著名的政府大楼大多具有悠久的历史,基本上是在19世纪兴建。而更多的地方“衙门”普遍门脸小,即使修建和维护都受到严格限制。这主要在于任何公共财政的动用都受到严格限制,政府办公楼更是严上加严,不仅议会要听证表决,还需要提交公共设施建设委员会审批,程序之复杂,绝非“一把手”说了算,即便集体表决,仍然有被第三方机构否决的风险。

  不独发达国家,同样是新兴国家,和我们比起来,印度的政府办公楼也大都显得较为简陋,原因仍然是公共财政的动用有一套复杂的程序,而老百姓未必对大兴政府楼堂之风买账。当然,政府办公楼的简陋程度和公共服务水准并非一定成反比。政府办公条件简陋的,也可能服务水准低下;政府办公条件较好的,也可能有高水准服务。但这种可能性毕竟不是主流。对于我国来说,需要的是对于政府办公楼使用的财政安排,给予更加严格的程序和第三方社会评价组织的引入,增加公共财政使用的透明性和合法性。

  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一个地方政府真正的脸面不是大楼,而是政府人员对老百姓的态度,为人民服务才是政府最大的脸面,也是施政根基之所在。基于为人民服务的真实需要和科学细致的程序认定,政府办公楼的大小与智能化水平才可以顺其自然、因需而定。符合民心,尊重民意,科学施政,提供更高水平的公共服务品,政府才更有脸面。

【编辑:吴涛】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