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通讯:广东肇庆“包公遗迹”成“清廉景区”

2014年02月11日 13:1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社肇庆2月11日电 题:广东肇庆“包公遗迹”成“清廉景区”

  作者 黄耀辉 李文华

  宋康定元年(1040年)包拯在现广东肇庆做了3年的“市长”,创办了星岩书院,主持修建了当地的丰济仓,在城内外挖掘了7口水井遗址,最终在盛产贡砚的肇庆以“岁满不持一砚归”的清廉著称。

  肇庆市旅行社的罗先生11日表示,每次带团游客都提出看看“包青天”的遗迹。包拯在肇庆城区的遗址成了“清廉景区”。

  肇庆城区城中路原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这里曾是包公当年在端州的衙门,墙壁上写有流传千古的《题端州郡斋壁》:“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修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仓充燕雀喜,草尽狐兔悲。往牍有遗训,无贻来者羞。”

  据肇庆市地方志办公室业务科长吴才介绍,该院从宋代到清代都是端州州衙或肇庆府衙,民国晚期,才改建成医院。在院门口值班室的地下,还曾经有一口包公井,但30多年前被填埋了。

  史记,包公当年主持开凿了7口水井,其中5口在城内,两口在城外,被后人称之“包公井”。上世纪90年代初期,肇庆市政府组织人员收集、整理包公的文献资料。原肇庆市博物馆馆长冯咏浩回忆,当时以为包公井只剩下城区三联巷的那口,后在城区米仓巷又发现了一口古井。

  现场可以看到,该包公井用青砖砌成,口径约50厘米,井水清澈,由于该井一直被当时城外百姓使用,所以得以幸存。而当地三联巷的包公井上已修建了一座凉亭,成了新的旅游景点。

  城区纪念包公的旅游景点还有一处,就是位于城区厂排街大菜园村附近的包公祠,该包公祠重修于1998年。据吴才介绍,在此重修包公祠,是因为当年包公在这里修建了崧台驿站。

  吴才说,“肇庆最早的包公祠建于包公去世后的第七年,即宋熙宁二年(1069年),建在端州州衙里,里面供奉根据包公画像雕刻的包公全身坐像。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肇庆官府在现在的西门斜坡重修了包公祠,后在1969年被毁。”

  肇庆市旅行社的罗先生说,游客更相信“包青天”在肇庆留下的“岁满不持一砚归”的传说。民间流传在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包拯任满离肇,船经西江羚羊峡突然波浪翻腾,狂风骤起。包公查问手下人得知当地砚工为表达对包公体恤民情的敬仰,托人送来了一方用黄布裹着的端砚,而手下人见是一方石砚,并非金银珠宝,便收下了。包公得知后,取来端砚抛到江中,顷刻间江面风平浪静。

  民间说,包公掷砚处便隆起了一块陆洲,这就是现在的砚洲岛,而包砚的那块黄布,顺流而下,在不远处的西江边形成了一片黄色的沙滩,是现在的“黄布沙”。民间流传下“包公掷砚成洲”的故事。

  在肇庆,包公珍贵的手书保存在七星岩景区石室岩的摩崖石刻上,堪称国宝,也成了游人慕名敬仰的景点。(完)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