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坦然面对“玉兔”受挫更显自信

2014年02月14日 13:19 来源:齐鲁晚报 参与互动(0)

  体育有体育的竞技规律,科学有科学的发展规律,一时的挫折并不是给国家丢脸,没必要附着太多的政治意义。心态放平了,试错改错的勇气增加了,发展的空间也就更宽了。

  2月13日,探月工程新闻发言人裴照宇,带来了“玉兔”号月球车“全面苏醒,状态趋于好转”的消息。当天上午9时左右,“@月球车玉兔”也在阔别半个多月后在微博上冒了泡,随后不到10分钟的时间内,就有近万人与其亲切互动。

  从去年11月首次公开名称,到成功登上月球表面,从月夜休眠前出现故障,再到全面恢复苏醒,中国首辆月球车“玉兔”的一举一动,备受国人关注。在这个过程中,围绕着“玉兔”的舆论场总是带着温和的情感,即便是遇到了故障,人们看待探月之旅的态度,仍是充满了信心。这种面对困难与挫折时的“淡定”,彰显了一个大国的国民气度。

  对于中国的航天工程,“玉兔”号月球车承载的意义,可以说丝毫不亚于以往的任何一次太空探索,这是众所周知的。而听闻“玉兔”出现故障后,公众依然能“平静”地进行鼓励,这其实是种可喜的现象,因为如果没有科学理性、充满信心的态度,很难如此从容地面对挫折。

  其实,要想在科学方面有所进步,原本就应该有这种充满理性与信心的态度。历史上任何一项科学实验都没有一帆风顺的,总是在反复的成功与失败中积累点滴的进步,《国家地理》杂志就曾经统计过2008年之前各国的130余次探月活动,其中成功和失败的比例差不多各占一半。对于这些不可避免的“磕磕绊绊”经历得多了,认识事物的水平高了,也就越容易保持理性的态度。从围绕着“玉兔”的舆论场来看,人们对科学探索的规律性显然有了更好的认识,这本身也是中国从科技大国迈向科技强国的过程中国民应该具备的“平常心”。

  当然,这样的心态,不光出现在科学领域,人们对很多方面的关注也都变“轻松”了,营造了一种不过分计较得失的良好气氛。就拿今年的冬奥会做个例子,虽说中国队直到13日晚才拿到第一块金牌,但几乎听不到批评运动员“不争气”的声音。这样的“平常心”显然也减轻了运动员的压力,让他们能在更宽松的环境下发挥出水平。体育有体育的竞技规律,科学有科学的发展规律,一时的挫折并不是给国家丢脸,没必要附着太多的政治意义。心态放平了,试错改错的勇气增加了,发展的空间也就更宽了。

  更进一步,新时期的改革和中国的探月工程一样,也都充满了挑战。改革要啃“硬骨头”,难免会出现困难与挫折,这更需要人们怀揣坚定的信心,始终保持百折不挠的“平常心”。不因取得的成绩过度自喜,也不为一时的挫折过分悲观,才能获得更加持久的前进动力。这也是作为大国的国民应有的气度。

【编辑:杜雯雯】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