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父子收留流浪老太11年 称一辈子都要做好事

2014年02月19日 09:12 来源:重庆日报 参与互动(0)

图为董永才(右一)、唐大凤(左一)等一家人与哑婆婆张明芝(左二)合影。

董永才和唐大凤收拾张明芝的衣物。通讯员谢道玖摄

  2003年冬,巫溪人董永才家门前来了一位聋哑婆婆,老董把她迎进门,嘘寒问暖、送衣煮面,老人也掏出身上的“角角钱”和讨来的百家饭给董家。老人在董家住下了,且一住就是11年。时光流逝,董家人和流浪老人相互扶持、相互安慰,走过了一段漫长的岁月,直到分别之时,他们才意识到相离已是那么艰难——

  2月16日晚,巫溪县通城镇清泉村三社村民董永才一家,和往常一样围坐在电视机前收看新闻联播。令一家人感到惊讶的,是主持人开场语结束后,第一个就播送了董家义务赡养聋哑陌生老人11年的新闻。

  “我想婆婆了,啥时候去看她啊?”董家的小孙女董桂钦从电视里看到了熟悉的婆婆,扭过头问家里的长辈。董家人都看到,这个7岁小女孩的眼里,分明闪着泪花。

  这是一个长达11年的收养故事,充满了人性的光辉:善良、慈悲和感恩;同时,11年的相濡以沫,流浪的老人已经成为收养她的人家重要一员,亲情,已经成为他们之间割舍不掉的纽带。

  巫溪

  村民董永才收留流浪婆婆

  “嘿,你找哪个啊?”2003年一个冬日清晨,54岁的董永才走出家门,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老太太在自家的大石盆里洗手。

  喊的第一遍,老人似乎没听见,董永才便大着嗓门喊了第二遍。

  这一喊让老人回头了,她冲着董永才笑了笑。

  “婆婆右眼花白,嘴里只看得到三颗牙齿。”董永才至今都能清晰地回忆起老人的笑容,尽管她头发凌乱,衣服也脏兮兮,但笑得特别干净。

  董永才说,正是这一抹笑容,让他放下戒心,把老人扶进了家中。

  时值寒冬,老人衣着单薄,身体瘦弱,一双小腿因长途跋涉肿得碗口一般粗,双手冻得通红。董永才和老人比划了半天,才知道这是一个聋哑老人,一只眼睛失明,已在外流浪了许久。

  后来,老董到厨房给老人煮了一大碗面,见老人飞快地吃完了,他就又到厨房煮了二两。老董至今都感到非常惊讶:“那一顿,婆婆足足吃了6两面”。

  填饱了肚子,老人将随身背篼里的东西翻出来给董永才看,里面只有一个桶、一根板凳、一口小锅、一把铁勺、3件破烂外套,还有大约10斤米。随后,老人又从兜里摸出一个小烟盒,指着上面的字问老董。董永才这才知道,老人不识字。

  “不能让婆婆继续在外头流浪了。”当晚,董永才与老伴商量后,一家人收留了老人,给她洗了澡,换上干净衣服。

  奉节

  张家老母走失 一家人深陷愧疚

  在外流浪的老人遇上了好人家,安稳地在董家住下了,但百公里之外的张家人却仍处煎熬之中。

  2003年8月的一个清晨,张明芝老人到云阳看望女儿女婿后准备回奉节儿子家中。像往常一样,女婿孙敬顺把她送到了云阳县平安镇汽车站,递给她一张写有“在巫溪县文峰镇下车”的纸条,看着老人上了大巴车,就回家了。

  如果一切顺利,老人坐“节节车”,十小时左右就能够到达奉节县平安乡天台村的家。然而,十多个小时过去,张明芝却没有回去,老人的一儿一女都慌了。

  随后的半年中,女婿孙敬顺一直处在深深的自责中,他不断地反问自己,当初为什么不把妈妈送回家。

  张家的儿女和亲戚全都开始了寻找。他们赶到巫溪文峰镇以及云阳、奉节周边,贴寻人启事,托人打听,然而始终如大海捞针,没有任何线索。

  两三年的时间里,张家人总共发了几千份寻人启事,均石沉大海。

  渐渐地,张家人失去了信心,周围的亲戚朋友也开始默认张明芝已经去世。每年春节,张家的团年饭都会为母亲摆一副碗筷。再后来,儿子张世凡家盖了新房,仍舍不得推掉过去妈妈住的旧房。

  付出

  董家用务农的收入供养老人

  巫溪。面对这位不知姓名、不知年龄、更不知是哪里人的流浪老人,董永才打算先收留她过冬,然后再慢慢帮她寻找家人。

  老人与董家人同吃同住,身上穿的是董永才老伴的衣服。四五天后,老人的双腿渐渐消肿,执意要离开董家。她比划着,意思是要出去继续一边乞讨,一边寻家。

  董永才和老伴、二儿媳几次挽留,都劝不住老人,只得望着她慢慢走远。

  但仅仅两周后,老人就回来了。

  董永才又一次把她迎进家门,见她脸上脏兮兮、双手冻得通红、小腿肿得和刚来时一样,心里说不出的难受。

  老董搂住老人的肩膀,此时,满面沧桑的老人作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她伸出右手,攥着一叠零钱,要递给董永才。

  “她把所有的钱都给我了,但这些钱全是角角钱,连一张五角的都没有啊!”董永才颤抖着声音说,老人一定是走投无路,信任他们董家人才回来的,“我绝对不能再让婆婆出去流浪了,我要把她当妈一样养起”。

  然而,11年前的董家算不上富裕。老董的三儿一女全都不在身边,家里的年轻人只有二儿媳唐大凤,流浪老人就只能靠董永才老两口务农的收入来供养。

  尽管日子不宽裕,但董家让老人吃穿不愁,董永才和老伴还时常给老人添置新衣新鞋,并且在一楼为她腾出一个专门的卧室。

  时间久了,董家人和聋哑老人越来越像一家人。他们之间甚至产生了一套自创的手语,能够进行简单的交流。

  “我把手伸到嘴前晃两下,婆婆就晓得吃饭了。”老董说,到后来,家里人比比划划的,婆婆基本都能搞懂他们要表达的意思。

  回报

  一粒粒讨来的百家饭要煮给董家小孙子吃

  老人也总在想办法回报董家人。

  有一天,老人追着老董的老伴李国桂,比划着要她拿出自己流浪时讨来的10斤大米,煮给小孙子吃。

  李国桂当时就红了眼眶:“这些米,是婆婆在外面不知受了多少苦,才一颗一颗讨回来的啊!”李国桂说,当地有句老话,吃百家饭的娃儿不易生病,“婆婆是把我们当家里人看了”。

  还有一次,小孙子不小心打烂一个碗,二儿媳唐大凤准备责骂小孩。没想到,一旁的老人抄起拐杖,狠狠地往唐大凤的小腿上打了一棒,然后把孩子搂在怀里。

  那一棒,让唐大凤的小腿痛了好几天,但心里却甜丝丝的。她知道,老人把她的儿子当亲孙子在疼爱。

  “哪怕我们自己苦一点,也不会把好东西藏着掖着,我们绝对不会亏待婆婆。”董永才说。

  一位流浪的老人,一个并不富裕的农村家庭,在经历了一次次微小的感动之后,做好了一起生活一辈子的打算。

  董家的儿女虽然在外,但都支持父母的善举。用董永才的话来说,他的儿女欣然接受,从此赡养起了三位长辈,给家里寄生活费从来都算了流浪老人的一份。

  逢年过节时,董家人走亲访友也会带上老人。小辈们给长辈发过年钱,也会给婆婆一份。

  每次发的过年钱不多,只有一两百元,但老人总是颤抖着手接过,然后默默地掉眼泪。“婆婆是想家了。”董家人都明白,此时,他们会围到老人身边,告诉她,董家就是她的家。

  坚守

  爱心接力从父辈传给儿子

  2006年,董家突生变故。

  董永才的老伴李国桂双腿股骨头坏死,短短一年时间花去医药费、手术费近20万元。

  李国桂住院的第一天,老人就执意要去医院看望,病床前,老人紧紧握着李国桂的手,张着嘴想要说话,却一个字也说不出。

  病床上的李国桂感动万分,连声道:“婆婆,我们明白,我们都明白。”

  然而,要照顾身有残疾的老伴和供养年近八旬的聋哑婆婆,同时还身背15万元的债务,已经58岁的董永才感到有些力不从心了。

  老董决定叫回在外打工的二儿子董兴树,照顾老人的爱心接力就这样从父辈传给了儿子。

  前年初夏,老人患上了结膜炎,董兴树夫妇二话没说,将老人送到了医院。住院之时,因为董家人都不知道老人的真实姓名,只得在病历的姓名栏里写下了“哑巴”二字。董兴树夫妇对老人的细心照料,让周围病友都竖起了大拇指。

  老人痊愈后,董兴树两口子便做好了照顾老人一辈子、给她养老送终的准备。

  团聚

  非亲非故两家人 从此结为至交

  去年年末,巫溪电视台报道了董永才收养陌生老人10年的新闻,张家的远房亲戚看到了,赶忙通知老人的亲儿子张世凡。

  12月17日,老人的女婿孙敬顺骑了22个小时的摩托车,从云阳赶到巫溪,终于见到了老人。

  “妈!”孙敬顺扑通跪地,抱着老人失声痛哭。11年未见,老人仰着头,硬是让女婿在地上跪了半个多小时,才算是原谅了他。

  当月22日,儿子张世凡一家也赶了过来,同时还带来了一副对联——十年养母深恩心中记,一生手足之情长相依。

  至此,董家人才终于知道赡养了11年的老人,真名张明芝,今年79岁,是奉节县人。

  张家对董家满是感激之情,两家人从此结为亲戚,董兴树也改了口,冲婆婆喊了一声妈。

  就要回奉节了,张明芝的不舍表现得格外明显。离开的前一天,李国桂走到哪里,张明芝就跟到哪里,仿佛要把这个家的每一个角落都看一遍,要把这家里的每一个人都记得再清楚些。

  第二天早上,唐大凤和往常一样,给老人穿衣、洗脸、梳头,只是眼里噙着泪水。

  道别的时刻最终还是来了。董家院坝上,张明芝老人抱着董家的女眷,硬是哭出了声音,站在一旁的董永才也是不住地抹眼泪。

  来时只有一个破背篼,走时却带着满满两大包行囊——行囊里装的是董家为老人购置的衣物,更是11年的照料之恩。

  董家和张家——原本非亲非故的两家人,从此结为至交。

  短评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让社会更有温度

  李妍

  不忍心让陌生聋哑老人独自流浪,一家人无偿赡养了她11年,而赡养聋哑老人的爱心接力,从父辈一直传到了儿子。直至近日,老人的家人见到赡养流浪老人的报道,失散多年的母子才终于团聚,素昧平生的两家人也因此成为了一家人。这样的故事就发生在巫溪县,这对义务赡养老人的董永才父子,也因此温暖了这个寒冬,让社会更有温度。

  恻隐之心,让董永才留下了在寒风中流浪的老人;而善待他人、及人之老的情怀,则让这个并不宽裕的家庭,用两代人的博爱与坚守,不求回报地赡养了流浪老人11个年头。这就是中国人的情感世界——“百善孝为先”、“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有爱却绝不狭隘,有情却总能坚持。其之不平凡,在于非亲非故、素昧平生,却只存善念、用心行事,只做付出、不念回报。平凡人家,平淡故事,虽没有山河恢弘的赞叹,却绝对有细节动人的温暖。

  如果说孝道,是一种传统美德,那么这种推己及人的风度,这种最朴素、最本真纯粹的情怀,其实意味着,孝道与爱心早已不局限于一家一地,而是流淌于每个家庭与民族的血脉深处,并辐射于整个社会,成为中华民族亘古不变的价值观与情怀。

  一个充满善意与孝道的社会,从来不缺乏温度;一个懂得坚守与坚持的社会,从来都充满力量。让所有老人都幸福,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标志,也是国家强大的情感与力量源泉。就让这份平凡中的不平凡,去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去驱散冬日寒意,去迎接春日暖阳,去打通整个社会的情感与价值出路,让我们的社会更加温暖。

  声音

  张世凡(张明芝老人亲子):

  我们就像一家人了

  今年正月初八,董兴树的舅舅家办喜事,我骑了4个多小时的摩托车,来到巫溪祝福。按照我们当地的风俗,老人年纪大了,后人要早些将墓碑准备好,好让老人安心。所以我和董兴树商量了一下,把董家四口人的名字也刻到妈妈墓碑的孝名单上。

  现在我们两家人就像一家人了,董家的儿孙真是妈妈的孝子孝孙。

  董永才(收留张明芝老人的巫溪村民):

  一辈子都要做好事

  真没想到,我们一家人做这点小事能引起大家的关注,还能上央视新闻联播,我们感到非常光荣。

  我们家从上辈子起就是做好事的人,这辈子,下辈子也要做好事。现在,我们家里比过去富裕多了,要想看婆婆,子女开车就过去了,方便得很。

  董兴树(董永才二儿子):

  宁可少喝点也不能让老人没依靠

  通过媒体和社会的关注,妈妈(张明芝)能寻亲成功,这在我们看来是一件功德圆满的事。对于我来说,家里多养个老人,多双筷子,多安一张床,真的算不上多大的负担,有时候只不过是年轻人少抽包烟,少喝瓶酒的事而已,但老人真的不能没有依靠。

  唐大凤(董兴树妻子):

  降温了 我有些担心妈会感冒

  也许在别人心目中,照顾流浪老人11年是件挺不容易的事,但其实我们早就成为一家人了,照顾亲人,有什么困难的呢?自从去年12月妈被家人接回去后,我已经4次梦到她了。现在每天早上起床,我还会习惯性地到她的房间去看看。最近又降温了,我有些担心妈会感冒。

  现在我唯一的遗憾,就是两家人一家在巫溪,一家在奉节,要是距离再近点就好了。

  杨元碧(董家邻居):

  也要学董家人的孝顺和善良

  我们过去都晓得董家的好人好事,也晓得前段时间有媒体来采访,却没想到一下子连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都播了。

  今年春节,张明芝一家八口到董家来拜年,我也以董家人为榜样,给了张明芝100元过年钱。今后,我要继续向我的邻居看齐,学董家的孝顺和善良。(记者 颜若雯 通讯员 谢道玖 整理)

【编辑:吴涛】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