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让失独家庭老有所依需更多制度关怀

2014年03月10日 13:39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据本地媒体报道,广东省首个失独养老基地试点将落户惠州。这是由惠州市政府与广东省扶贫基金会共同建设的项目,计划在惠州先行试点,成功后向全省推广。看到这则新闻,笔者不禁想起去年10月的一篇报道:仲恺陈江街道水泥厂59岁的退休职工陈氏夫妇,自2008年丧失独生女后至今不敢回到原来的家,分居在工厂宿舍和亲戚家。尽管每个月有150元失独家庭补贴,但他的一句“不敢奢谈老去以后”道出很多失独家庭的心声。

  事实上,失独老人的无奈比“空巢老人”更加悲伤。“空巢老人”的“空”主要是指子女外出工作学习,与父母分居两地;而失独老人则是因为家中的唯一子女不幸离世。有媒体报道,目前国内失独家庭不低于100万个,而且每年新增7.6万个。此前有数据显示,惠州至少有200户失独家庭。

  让失独老人老有所依,是近年来的热门话题。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莫言也呼吁将失独家庭纳入政府养老医疗体系,让他们优先入住养老院,优先享受医疗资源,给予减免托老费或者医疗费的待遇。当然,解决失独老人的生活问题,除了要解决物质方面的问题,精神上的关怀更是不可或缺。

  即将在惠州试点的失独养老基地模式,或是让失独老人老有所依的不错方式。通过配备齐全的生活、医疗、娱乐等设施,方便养老安居,有望解决失独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的问题。失独家庭最突出的问题应该是心理创伤,因此失独养老基地不单单只是共同生活区,更应该是一个精神港湾,让失独老人得到心理咨询与服务,解开心结重新回归生活。

  诚然,失独养老基地释放出的信号是政府对失独老人的关注,但对失独家庭的帮扶应该更具体化、制度化。政府层面上,要确保制度不缺位,使失独老人的权益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社会层面而言,应该增强对失独老人群体的心理抚慰,鼓励志愿者服务,让老人不再孤独。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公益性质的失独养老基地的试点是一个好的出发点。但笔者更期待,政府部门能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探索出一套可行可推广的模式,让那些即便不愿意去基地的失独群体也能在养老、医疗等方面享受到更多制度性红利,使失独家庭老有所依。(曾金)

【编辑:吴涛】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