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去年珠三角海洋生产总值11284亿 占全国20.8%

2014年03月21日 13:38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日前,国家海洋局正式对外发布了《2013年海域使用管理公报》(以下简称《公报》)。《公报》显示,2013年,全国共征收海域使用金108.9亿元,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共颁发《海域使用权证书》7315本,新增确权海域面积35.49万公顷。作为海洋经济大省的广东,去年的海域使用金征收金额为9.84亿元,位列全国第五,而我省去年申请的经营性项目海域使用面积仅为5914.78公顷,位列全国第六。

  国家海洋局战略规划与经济司司长张占海认为,全国海洋经济已由高速增长期进入增速“换挡期”。多名业内专家表示,目前海洋经济亟待转型升级,尽快改变依靠资源进行扩张的粗放模式。当前,广东正是处于这一进程当中,追求更高的发展质量,而不是单纯拼“堆头”。

  去年旅游娱乐用海迎井喷

  《公报》显示,2013年全国海域使用管理情况整体呈现稳中有进的态势,在海域使用权的申请、审批,海域使用金的征收管理,围填海的管理等方面更加严格、规范。

  去年,全国共下达建设用围填海计划指标2.15万公顷,实际安排计划指标1.8万公顷,优先保障了国家重大基础设施、重点海洋产业等用海需求。全年上报国务院批准重大项目用海27个,共颁发《海域使用权证书》7315本,新增确权海域面积35.49万公顷,全国经初始登记颁发的《海域使用权证书》、全年办理的海域使用权抵押权利证明、涉海面积等各项数据均较上一年度有所增加。

  在此背景下,全国征收的海域使用金依然达到了108.9亿元,突破百亿大关,这其中缴入中央国库32.7亿元,缴入地方国库76.2亿元。“这是全国征收的海域使用金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但我们也要看到,这是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的必然需求。”有业内学者表示,据初步核算,2013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达54313亿元,比上年增长7.6%,海洋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5%。其中,海洋产业增加值31969亿元,海洋相关产业增加值22344亿元,虽然相比上年双双走低,但依然保持了较快增长的势头。

  不过,上述人士同时表示,与全国其他经济领域一样,我国海洋经济也正在经历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这从海域使用的变化情况也能看出。旅游娱乐用海海域使用金征收金额占比在去年出现井喷,该数据在2011年为4.11%,2012年则滑落至2.87%,但到去年猛增到了13.69%,增幅惊人。对此,国家海洋局海域综合管理司方面认为,这说明在国家的宏观政策调控下,沿海产业也正在向海洋第三产业逐步转型。

  这一说法得到了全国海洋经济发展数据的支持。据统计,我国海洋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海洋生产总值的比重从2011年的47%,增长到了2012年的48.8%,并在2013年保持了这一比重,发展势头十分明显。

  粤海洋经济不再拼“堆头”

  根据《公报》,常年占据全国海洋经济第一大省地位的广东在海域使用金征收金额上并不显眼,去年仅以9.84亿元位列全国第五位,而位列第一的浙江省该项数据高达28.13亿元。与此相应,广东省去年申请的经营性项目海域使用面积也并不大,仅以5914.78公顷位列全国第六。该项目的头把交椅被辽宁夺得,该省去年申请的经营性项目海域使用面积达到了144527.79公顷。

  据记者观察,三年来,广东省的这两项数据都不高,“这与广东省近年来对用海的审批控制有关,也是广东省海洋经济转型的需要。”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向晓梅认为,目前全国海洋经济都进入了“调整期”,增速有所放缓。在此背景下,广东海洋经济也希望能够改变原先的低水平扩张局面,寻求更高水平的发展,“现在广东更多的是在追求更高的发展质量,而不是单纯地拼‘堆头’,所以我省今后对岸线和海域的控制可能依然不会放松。”

  不过,这一轮海洋经济的调整已对珠三角海洋经济在全国的地位带来了影响,其他地区的追赶势头十分迅猛。据统计,珠江三角洲地区2013年海洋生产总值11284亿元,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0.8%。2012年,珠江三角洲地区海洋生产总值10028亿元,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0.0%,比上年回落了0.3个百分点。而在2011年,珠江三角洲地区海洋生产总值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了0.6个百分点。(记者 钟啸)

【编辑:吴涛】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