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广东普宁发生火灾内衣厂系“三无”作坊

2014年03月28日 09:51 来源:工人日报 参与互动(0)

  “我们有时候开玩笑,说这里那么多棉花,一旦发生意外怎么办,没想到真的发生火灾了!”回忆昨天发生的那场大火,伤员龙再庭仍心有余悸。

  3月26日13时27分,广东省揭阳市下辖的普宁市军埠镇一家主要生产内衣的家庭作坊发生火灾。大火持续近半个小时,过火面积达208平方米。现场解救出17名群众,15人不同程度受伤送医院救治,其中11人因窒息抢救无效死亡。

  目前伤者的治疗费用全部由政府承担。事故发生后,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和省长朱小丹均做出批示,要求揭阳市妥善做好善后工作,全力抢救伤员,彻查事故原因;同时,全省要加强火灾的防范工作。

  目前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各级工会也在省委省政府的组织下,加入省、市调查小组,配合相关部门彻查事故原因及做好善后工作。肇事作坊的相关负责人叶某、郑某、陈某、王某4人在逃,公安机关正全力追捕。

  火灾生死时刻

  记者今天在现场看到,火灾发生地位于一栋5层小楼内。从1楼到5楼均装有防盗窗,目前整栋楼已经被烧黑。据相关部门透露,经初步调查认定,起火场所是村民自建住宅楼,由3人承租,去年5月开始从事文胸生产。员工多为贵州籍,但无用工备案。作坊每一层楼仅有一扇铁门通向楼下,所有窗户都被防盗网封死,每层阳台的防盗网均有一扇没被上锁的“逃生门”。

  伤者吴霞回忆,当天下午约1时30分,她和丈夫龙再庭等十五六名工人正在5楼工作,忽然发现浓烟从楼梯冒上来。慌乱中,有10多位工人往下跑,包括吴霞在内另外5人则从阳台处唯一打开的防盗窗往楼顶逃生。

  最后在消防车云梯的救援下,这5名工人得救。另外一名工人从4楼的防盗窗通过绳索往下滑,中途绳索被火烧断摔下,导致全身多处骨折,至今没有苏醒。

  半个小时后,大火被扑灭。“其余10位往下走的工友,听说都因为吸入浓烟到4楼就不行了。”吴霞至今感到后怕。

  11位死者中,有夫妻、母子,其中8名贵州籍、2名江西籍、1名湖南籍员工,年龄最小的仅16岁。伤势已经稳定的管工刘少友,在这场大火中失去了弟弟、妹夫和妻子3位亲人,醒来后他一度情绪失控。

  隐患早已埋下

  “一楼是我们吃饭和裁棉的地方,二楼住着其中一个老板一家4口,三楼也是我们生产的地方,四楼是仓库,我们在五楼进行定型。由于只做半成品,到处都是棉花。”来自贵州的张远告诉记者,他去年曾在这个内衣作坊做裁剪工,由于不满意恶劣的工作条件,很快就辞职了。

  在张远看来,定型工序属于高温作业,却没有合格的消防设施:“这个楼房早已存在消防隐患。”他很庆幸自己离开了这个作坊,“老板只关心钱,但我们工人更关心自己的生命。”

  吴霞也告诉记者:“这两天来料特别多,屋内到处都是棉花,堆得比我还高,有时候走路都难。”

  “去年底工厂就因消防设施不规范被查封,但最后的情况是,今天查封,过两天就继续营业了。此前连消防设施都没有,查封了以后老板才买了一些灭火器。”26岁的龙正晴去年8月到这里上班,他的说法也得到另一位工人胡刚的证实。

  “存活”疑团待解

  火灾发生地军埠镇因纺织服装业大量聚集而闻名广东,记者在当地采访发现,类似的家庭式作坊不在少数。作坊中大部分工人都来自贵州、四川、湖南等地。此前,也屡有作坊发生火灾、致使员工伤亡的事发生。

  不过,对于刚刚“死里逃生”、身体状况已经稳定的龙正晴来说,目前最担心的是老板拖欠工资。

  他告诉记者,每天上班都是从早上8点干到晚上9点半,一周只有周六晚上才能休息;大家的薪酬按计件算,每个月能拿到四五千元。不过,他们没有和老板签订劳动合同,更谈不上购买医保社保,每个月直接用现金结账。

  据龙正晴介绍,工厂由3位老板合资开办,但他只认得其中一位叫“晓节”的老板,甚至连姓都想不起来。为了留住员工,该作坊从年初开始,扣押了每位员工一个月的工资,到年底才给清。而龙正晴从新年开工到现在,两个多月一分钱都没有拿到,“一共有7000多块钱在老板那里,听其他工友说,老板联系不上了,最怕拿不回工资。”而龙再庭夫妻俩也有1.5万元被扣押在老板手中。

  普宁市相关部门经初步调查后表示,承租业主截至目前没有到工商部门申办营业执照,也未向税务部门申请办理税务登记。同时,该场所没有申办消防手续,也没有安监部门生产许可证。

  周围的居民对于这类仓库、住宿和生产合一的作坊普遍担忧。“他们就顾着挣钱,周围的居民都担心会出事。”附近沙堆小学的一位叶姓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然而,这样一家用工不规范、消防设施等不过关的作坊,缘何从去年一直“存活”至今仍是待解的疑团。(记者 何东霞)

【编辑:杜雯雯】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