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四川日报:当心宽容污染论沉渣泛起

2014年04月01日 16:10 来源:四川日报 参与互动(0)

  我们常说,要转变观念。可观念这东西,不是说转马上就能转过来的。就说这“先污染,后治理”的路数吧,在加强环境治理的语境下,好像不该再有拥趸,但现在仍然有人公开站出来,论证它的合理性。

  这个观点很直白也很可怕:先污染后治理不可避免。

  不要以为这是个别人的意见可以轻看,它可是一个大型综合网站的专题策划——推出后已经在几个门户网站上流转发酵。为了论证先污染后治理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违背的规律”,策划者的理论依据是,“环境污染是生产的负效应,有生产往往就有污染”。其事实依据则是,“中国事实上不可避免地走回了‘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原来,是要指导大家理性地“忍受”污染啊!这样的说法可谓逆天,其荒谬处有二。一是,“有生产往往就有污染”本是个正确前提,但它绝对推不出治理要放在污染形成之后的结论;二是,过去一段时间经济粗放发展结出的环境恶果,正是当下强力推进经济结构转型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动因,当然不能证明老路该继续走下去。如此推论过程的随意,恰恰凸显出话题组织者逻辑的混乱。

  除开主张为了工业社会的发展而忍受污染,论者也拿出了缓解的药方:将污染控制在生态环境的自净能力范围之内;通过花钱,让民众出让部分的“生存性功能”。这个药方对症吗?若从普遍的事实中抽离出来看,你不能说没有道理,但若用以支撑先污染后治理的观点,则是在整体上号错了脉。

  毋庸讳言,污染当然要控制在生态环境的自净能力范围内。但先要搞清楚,在相当程度上,这正是我们需要为之努力的目标,而不是“先污染”还有多大的扩张空间。人们把“先污染后治理”看作错误的发展模式,绝不似论者所言是“经过长时间的宣传和教育”的结果,而是环境污染倒逼已成切肤之痛,它已经让坚守在这块国土上的人退无可退。不妨看看这组官方数字:2006年,全国约有受污染的耕地1.5亿亩,污水灌溉污染耕地3250万亩,到2013年,全国不能继续耕种的中重度污染耕地已达5000万亩;陆源排污压力巨大,15%近岸海域水质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论空气质量,2013年重点区域和74个城市中仅3个城市各项污染指标年均浓度达到二级标准。我国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已远远超过环境自净能力,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等均居世界第一。

  传递出的信号已经非常明显:环境的承受力和公众的忍耐力都已经没有再退让的空间。一句话:我们国家今天根本就没有“先污染后治理”的资本和条件。

  根据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历程中的教训,“先污染后治理”所付出的代价比事前污染防治上花的钱高10倍以上。因此我赞成这样的见解:在我国,若选择“先污染后治理”,付出的可能不仅仅是经济上的超额支付,因为国情和时代的差异,以及我们所依存的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很可能在理论推算的污染排放峰值到来之前,生态环境已经崩解。

  将“先污染后治理”归纳为经济社会发展中带有普遍性的规律,称其为中国现代化过程中不可逾越的阶段,这样的观念还在争夺舆论空间,它会迎合在经济结构转型上瞻前顾后的懈怠心理,淆乱公众对环境现状的认识,动摇社会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信心和决心,需要高度警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说得好,必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用制度保护环境”。我以为,只有往这个方向去努力,才能彻底掐断“先污染后治理”论者的念想。评论员 杨中

【编辑:吴涛】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