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川大教授谈“扶老人”:人皆有之的恻隐之心应鼓励

2014年04月25日 19:1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川大教授谈“扶老人”:人皆有之的恻隐之心应鼓励
谢谦在成都市彩虹小学为学生普及“性本善” 殷樱 摄
该校学生向谢谦提问 殷樱 摄

  中新网成都4月25日电 (记者 殷樱)作为成都2014“关爱农民工子女·名师一堂课”的讲师,国学专家、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谢谦25日走进成都市彩虹小学,为该校学生普及国学的“性本善”。在提及儒学文化中的“恻隐之心”时,谢谦表示,“扶老人”是人皆有之的恻隐之心,鼓励学生积极做正确的事情,不要被社会的负面新闻所影响。

  此前,四川达州3名小学生扶起老太被指撞人曾让舆论哗然。最近四川再现“扶老”疑云,家属为证扶人者撞人“开棺验尸”。老人摔倒该不该扶?这个问题一度让公众纠结。

  “类似的新闻不断出现,对公众的恻隐之心必然产生极大影响。”长期研究儒学文化的谢谦告诉记者,现今社会出现道德滑坡只是表面现象,根源在于信仰的缺失。“很多人都知道尊老爱幼是美德,但缺少超越道德的价值认同,而中国道德的价值体系是建立在‘人之初,性本善’的基础上。”

  “如今,这一套价值信仰要恢复,要从娃娃抓起。”谢谦说,孩子是最单纯的,应从小引导他们向上向善,让他们吸收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现在的孩子通过电视网络可以接触到很多社会新闻,也会慢慢接触到人性的复杂,‘只堵不疏’不能解决问题,关键在于引导他们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有分辨是非的能力。”

  在课堂上,谢谦还结合日常生活中真实的故事,告诉学生们要拥有一颗向上向善之心,让学生从小要有“羞耻之心”、“礼让之心”、“是非之心”。

  其中,谢谦用“孔融让梨”举例“礼让之心”,并结合现实社会中的插队、超车等不良社会风气,让学生从小接受“礼让”教育。“现在社会上的不良竞争太多,因为很多大人从小并没有接受‘礼让’教育,我希望让孩子明白良性的竞争是有序、规则的。”

  四年级一班的学生文雯听完此课表示,最大的收获是老师鼓励他们继续为老人让座,相信“性本善”,要拥有“仁”、“义”、“礼”、“智”、“信”的美德。

  谢谦认为,对于学生来讲,教“做人”比传授知识和智慧更重要,“现实社会中,人性复杂,但如果你相信‘性本善’,你就会不断提醒自己,做坏事有心理障碍,并努力提升自己做一个有道德文明的人,我相信人皆向善的可能性。”(完)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