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海南农民拒搬迁家中断电23年 上访引关注终获供电

2014年05月21日 09:16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参与互动(0)

  陈运弟被整座城市遗忘了23年,他一直与灯火璀璨为邻,但拥有的只是黑暗。

  陈运弟一家十几口人住在海南兴隆,那是个夜生活颇为丰富的旅游开发区。每当夜幕降临时,迎宾大道两旁的路灯释放出亲切的黄色,路边的温泉宾馆则用抢眼的白色装饰灯招揽着外地客人。

  可是这些颜色都和陈运弟没什么关系,因为长期人为断电,相隔不远的他家里只有漫长的黑色。

  那还是上世纪90年代初,人们涌向海南开发房地产时遗留下的问题。陈运弟家所在的地方是一个度假村项目,因为拆迁安置争议,他们没有像大多数邻居那样搬走,而是“钉”在了建筑工地附近。

  1991年上半年,新的“动员”方式来了。一群突然出现的陌生人剪断陈家的电线,拔走电线杆,还填上了村里的水井。事后,陈运弟说他多次向政府部门反映,但几个部门都说不是自己断的电。没人知道,到底是谁的权力之手,剥夺了一个公民最基本的生活的权利。

  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在到处都是建筑工地的喧嚣城市里,那里成为一个被遗忘的、无声的黑洞。这个黑洞,是城市灯火辉煌的夜晚里灯光照不到的地方,是城市飞速发展中管理者制造的盲区。

  尽管权利之灯的开关并不掌握在陈运弟的手中,但一家人还是留了下来。井被填了,陈运弟自己打了一口;电被断了,陈运弟买了一盏煤油灯,取代公共电力设施。

  这种原始的照明,一度是陈家夜晚唯一的光芒。可这盏小小的煤油灯无法照清女儿课本上的字迹,陈运弟只能用捡回来的几块白色塑料板围在煤油灯附近。就像课本里的爱迪生用镜子反射蜡烛的光芒照亮母亲的病床那样,陈运弟用同样的原理,让光芒打在女儿的作业本上。

  这些年来,照亮黑暗的并不是这座城市管理者的责任与细心,而是一个父亲的爱和勇气,还有附近热心的酒店老板短暂提供过的电。如今,陈运弟的女儿已经是一名研究生了,她和几个兄弟姐妹至今还保留着黑暗留下来的礼物——深度近视。

  一天又一天,隔壁的路灯和霓虹灯亮了又灭;一年又一年,隔壁的建筑工地盖了,拆了,又盖。城市按照它的作息运转着,唯一不变的,大概只有“钉”在工地旁这家人的黑暗了。

  陈运弟家被断电几年后,度假村项目因为海南房地产泡沫停工,成为烂尾工程,最终被拆除,几年前又在原址重新动工新的工程。但似乎没人记得,工地附近还有这样一家人,这座城市的兴衰变迁看上去都与他们无关,因为他们已经被隔离在黑暗之中。

  23年的时间里,陈运弟一家人旁观着城市里的灯火璀璨。他说自己曾多次找过政府部门,但并没有给这个家庭带回任何希望的光芒。最后,照亮这个家庭的,竟然是一次偶然的突发事件。

  今年3月,因为家里的两棵椰子树被开发商砍掉,陈运弟的妻子与对方发生争执,最后被打伤送往医院。陈运弟带着材料去市里上访,一名网友把这件事披露到微博上。

  监控到这一舆情的当地政府与水电公司一协调,两周后,陈家的电来了。

  23年的黑暗突然结束,陈运弟说“比中大奖还高兴”。可是,公民基本的生活保障,怎么能沦为权力和利益的恩赐与玩具?光芒可以召之即来,挥之即去,这是否意味着,下一次,下一家人,还有可能遭遇同样的23年?这盏名叫权利的灯的开关,难道不应该掌握在公民自己的手上?

  城市的管理者或许希望,突然降临的神圣光芒能遮盖掉那次偶然发生的冲突事件,能够让人忘记那23年的黑暗。最常见的一种逻辑就是,当年的责任人已经找不到了,现在都给你供电了还想怎样?似乎这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可是,砍树的纠纷至今迟迟没有解决,23年的暗无天日没有道歉与说法,最近,一家媒体再度报道了这件事,“灯下的黑暗”才成了太阳底下的新事。

  直到最后,照亮这个家庭的,依然不是权力的自省和监管。王晶晶

【编辑:王浩成】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