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国医泰斗丁泽民逝世 为现代中医肛肠学科奠基人

2014年07月11日 08:46 来源:扬子晚报 参与互动(0)

丁泽民先生

丁老先生和他四个儿子在自己的铜像前合影。

  又一国医泰斗驾鹤西去。我国现代中医肛肠学科奠基人和开拓者、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首任会长、终身名誉会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级名中医丁泽民,因病于7月9日22时25分逝世,享年95岁。按照丁泽民先生意愿,丧事从简,遗体于今天上午火化。这位95岁的老者用“上善若水”的“仁医精神”,向世人传递着中医的和谐神韵。作为江南“丁氏痔科”第八代传人,他致力于中医肛肠事业的临床、科研、教学70余载,对中医肛肠学科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他创建了我国第一个中医肛肠学会并任会长18年;

  他是我国第一个主办亚太地区结直肠外科医师联盟学会年会并任会议主席的中医学科带头人;

  他是现存历史最久的中医家学的传人,已延续十代300余年,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

  他是中华中医药学会为健在的中医学专家树立铜像第一人,并被誉为“国医楷模”;

  他创建的南京市中医院肛肠科是我国第一个全国中医肛肠医疗中心,并长期引领全国肛肠事业发展。

  捐方报国 将祖传秘方献给祖国

  1919年,丁泽民出身于中医世家,为“丁氏痔科”第八代传人。“丁氏痔科”医业源远流长,源于清代康熙年间。

  丁泽民幼承庭训,16岁起随父亲著名中医丁辅庭行医。他年轻时热爱中医,刻苦学习,继承发扬中医家业。1943年离家到扬州行医,1945年,他又辗转南京,后在1948年就读于南京国医专科学校(南京国医馆)。

  南京作为民国首都,云集了一批代表全国中医最高水平的名医大家。1956年,南京市政府集中这批名老中医,成立了南京市中医院,而丁泽民先生赫然在列。

  建院伊始,丁泽民先生将凝聚了数百年经验的祖传中医专科传统方剂、器械无私捐献给国家,创建了南京市中医院痔科。这便是南京市中医院全国肛肠医疗中心的最早雏形。

  国医楷模 中医肛肠学科奠基人

  丁泽民先生70余年临床实践,在继承发扬的基础上,力主革新,汲诸家之长,创立了“功能唯先”的现代中医肛肠疾病重要诊疗理念。早在上世纪50年代,他就研制改进了我国的传统枯痔药物,将含砒的枯痔散改为无砒枯痔液,并改进了治疗方法,受到原卫生部的嘉奖。他在我国最早将二氧化碳激光新技术应用于肛肠疾病的治疗。

  针对世界性医学难题——克隆恩病肛瘘,丁泽民先生创立了“温阳透热,健脾泄浊”法和“气药灌肠法”,研制了溃结灌肠液,并获得国家专利在全国推广。

  针对功能性便秘,他组建了多专业一体化诊疗平台,创立了“扶阳固本,升清降浊”法,提出了“针药并用”的方法,并与美国、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建立了长期国际合作项目,诊疗水平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丁泽民先生依据多年临床用药经验,研制了30余种专科制剂,广泛运用于临床,疗效显著。这些历久弥新的验方制剂,也成了南京市中医院的“镇院之宝”。

  丁泽民先生在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任会长18年,后任终身名誉会长。他的多部著作广泛运用于全国肛肠界,推动了现代肛肠事业的发展,成为业界公认的我国现代中医肛肠学科奠基人和开拓者。

  剑胆琴心 曾经效法神农,以身试药

  “剑胆琴心”是人们送给他的美称。

  在70年的行医过程中,丁泽民先生对每位病人和每例手术,都小心翼翼、精益求精。他提出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肛周皮肤,不要把伤口切大,还要考虑病人功能恢复,将痛苦减到最小。

  南京市中医院肛肠科王业皇主任中医师一直记得一件事情:曾经有一名外地的住院患者术后需换药,别的医生给他换药时,他总是痛得大汗淋漓。但每逢丁老给他换药时,他却从不出声。大家一开始都以为患者知道是老专家换药,即使痛还忍着,后来才得知,其他医生换药时往往用镊子夹着棉球清理伤口,而丁老则根据多年的经验,自己制作了各种规格的细棉签,以适应不同创面和伤口。王业皇主任感触颇深地说:“丁老在整个换药过程中,细心操作,宁愿自己多麻烦一点,也要减轻患者的痛苦,这就是我们所要坚持的。”

  丁泽民先生为了学术研究,甚至效法神农,以身试药。早在上世纪60年代,丁泽民先生开展了中药止痛药物的试验,他主动提出在自己身上作小剂量穴位注射试验。谁知突发的毒性反应发生了,丁老的意识短暂消失了,同事们惊恐万分,当他醒来时却说:“你们看,我还好,关系不大。”

  金陵医学第一家

  老大

  丁义山著名肛肠病专家,

  开办了南京丁义山肛肠专科医院

  老二

  丁义江著名肛肠病专家,南京市中医院副院长

  老三

  丁义涛著名肝胆外科专家

  老四

  丁义林从事小儿心胸外科多年

  孙女

  丁曙晴全国肛肠中心副主任

  孙子

  丁 彤肛肠病医生

  一家15人,13人从医 高尚医德三代传承

  在丁泽民的教导下,丁家延续了一个医学世家的传奇,一家15口人,13人从医。他的4个儿子,都担任或曾经担任医院的院长,享有“金陵医学第一家”之誉。

  在这个家族里,老大丁义山和老二丁义江,继承了父亲丁泽民,从事的也是肛肠科领域的研究,将“丁氏痔科”发扬光大。老三丁义涛则在另一个领域里开拓出自己的一片天地。1996年在华东地区率先成功地完成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背驮式”肝脏原位移植。1998年完成的“人工肝支持系统联合肝脏移植治疗急性肝功能衰竭”课题,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01年完成的生物人工肝的构造及临床应用研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老四丁义林从事小儿心胸外科的研究,1996年调入南京市口腔医院担任行政工作。

  丁家还保留着一个习惯,每周都要带着家人回丁泽民家里聚会。因为全家人工作场景都是医院,医疗卫生都是第一话题。每次聚会,就像一个学术研讨会。

  南京市中医院肛肠科丁曙晴博士,现在是“丁氏痔科”第十代传人中的佼佼者,她随父亲丁义江从事便秘的临床与基础研究,现任全国肛肠中心副主任。丁曙晴博士说,爷爷念叨最多的还是对患者的关心,常常回忆他年轻时对病人的感情,“对病人好,病人能记一辈子。”

  丁泽民对子女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在儿子们的记忆中,父亲从来都是慈爱和气的,唯有一次发火,他们至今记忆深刻。

  四十多年前一个夏天的中午,丁泽民在午睡,一个句容的农民,步行来到南京,慕名找他看病。丁义江让来人等父亲午睡醒来再看病。丁泽民醒来见此情形,“哎呀”一声,忙不迭向这位农民连声道歉,赶紧给他看病。过后,他狠狠教训儿子说:“人家从句容这么远一步步走过来,还要一步步走回去。就因为我在睡觉,耽误了他回家的时间。”他郑重告诉家人:“以后,只要病人来了,无论什么时候,立即叫我!” (通讯员 施中 扬子晚报记者 于丹丹)

【编辑:李欢】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